从竞争对手变合作伙伴,携手种茶卖茶 五村“搭伙”一起挣钱

2025-04-10 贵州日报 记者 蒲艳梅 雷刚

4月2日一早,黔南州三都自治县大河镇和平村茶农谭顺恒便来到茶山上,头戴斗笠,腰系竹篓,动作麻利地穿梭在茶垄之间,一捏一提一放,嫩芽簌簌入篓。“明前茶价格高,我家每天净收入2000多元。”自春茶开采以来,谭顺恒一家围着自家的20余亩茶园打转,忙不过来还请了20名采茶工。

放在从前,这样的场景谭顺恒想都不敢想。那时,和平村茶园零星散乱、茶叶品种繁杂,还要与毗邻的巴佑村、柳源村、新场村、小河村争夺市场,各村之间明里暗里较劲,比价格、拼人脉,导致有的村茶叶卖不了、卖不好,茶农积极性不高。

这样下去咋行?在大河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下,5个村的村“两委”班子、产业带头人、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发展出路。

经过5次碰头协商,2024年,各村达成“搭伙”创业的共识:按照“资源共享、产业共育、发展共赢”思路,党员带群众、大户带中户、中户带小户,在品种改良的基础上,发展集中连片种茶6万余亩。在销售上,5个村共同修建两个茶青交易市场,并通过三都茶叶交易市场,邀约浙江、广州、四川、重庆等地的茶商与本地茶企签订单。

从竞争对手变合作伙伴,带来的效果立竿见影。仅和平村就有茶园2.8万亩,带动1323户茶农增收。2024年,5个村集体收入共计290.5万元,培育茶企80余家。

“群众种茶积极性不断提高,以前是不想种,如今是嫌自家土地少不够种。”新场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先继笑着说,现在5个村还要比,不过比的是质量、工艺和管护。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