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期经济”到“四季有景” 今年去玩“升级版”百里杜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瑶
4月初,在毕节市百里杜鹃景区,125.8平方公里的原始杜鹃林带正静静地等待盛花期的到来。
“百里杜鹃‘升级版’即将向广大游客呈现。”站在景区消防瞭望塔上,百里杜鹃管理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工作人员吴迪介绍,今年景区将消防功能与旅游观景设施创新融合,消防瞭望塔改造为全景观景平台,为游客提供更广阔的观景视野。
吴迪所说的“升级”,是去年7月百里杜鹃景区启动的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提质改造项目,包括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西门游客服务中心改扩建、景区商业提升改造、景区旅游公厕提质改造等。
“所有项目已于今年3月全部实施完毕,在杜鹃花季前以崭新面貌迎接游客,以期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体验。”吴迪说。
3月20日以来,随着“杜鹃花海·世界同行”国际旅游合作计划的推进,来自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旅行商纷纷前来踩线考察。
“我一个星期前就到了这里,看了花仙子巡游、感受了祭花神展示、听了‘一路生花’情景音乐会,现在就泡着温泉,静待花开。”自驾房车来到百里杜鹃的山东游客李先生说。
2022年,百里杜鹃管理区获评省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我省申报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预备队员”。
温泉民宿、商品花卉、医疗康养……百里杜鹃管理区推陈出新,不断完善旅游业态,产品更加多元,打破花期、花区限制,实现“花期经济”到“四季有景”的转变。
在汇境花卉科技园,科技打破杜鹃花生长的季节桎梏,将“刹那芳华”延展为“四季经济”,打造的高山冷凉花卉产业链年产值近1000万元;
在阳光·云漫1660康养度假社区,天然高山温泉配以多元配套设施,集“医、养、游、文、农、林、教”等产业功能于一体,满足人们对康养生活的需求;
在方家坪、彝山花谷、米底河等景区,“花区之外”不断完善升级,产业链条不断拓展延伸,百里杜鹃打破“靠花吃花”的禁锢,旅游发展态势愈发丰富多元。
2024年,百里杜鹃接待游客769.76万人次,网络综合曝光量超20亿次,“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清凉世界”的品牌愈发响亮。
从“花开游人至,花落春山空”,到“一座花都城,半城川渝人”,再到如今的八方来客,百里杜鹃全力推动全区旅游业态从“看风景”向“微度假、慢休闲、烟火气、夜经济”转变,探索出一条曾困于“花开花落”周期律景区的“两山”转化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