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茏绿树中的“掘金者”

2025-04-07 贵州日报 雷刚

011.jpg

龚昌荣接到采购羊肚菌订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张弘弢 王剑 摄影报道

       3月24日清晨,正值贵阳市开阳县双永国有林场羊肚菌出菇的时节,龚昌荣起床简单洗漱后,左手抄起一把小镰刀,右臂夹着一个白色泡沫箱,抓起外套,迎着朝阳出了门。

       龚昌荣是贵州富黔硒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场里的100亩羊肚菌是公司新尝试种植的作物。“去年12月播种,现在八成的羊肚菌可采摘,晚上做梦都是在摘羊肚菌。”56岁的他激动地说。

       羊肚菌大棚门口,羊肚菌如同精致的小伞,一把把错落有致地盛开在铺满羊粪和柴灰的灰褐色土地上。阳光从大棚的遮阳网中间洒下,龚昌荣钻进大棚,俯下身子,借着明媚阳光,搜罗采摘目标。

       “羊肚菌的采摘时间十分关键,当菌体的颜色从浅黄色变成咖啡色时,便是它的最佳采收时机。”左手持菇,右手收割,在龚昌荣一顿左右开弓操作下,不到5分钟,原本空落落的泡沫箱被一朵朵如羊肚般布满褶皱的鲜菌簇拥挤满。

       此时,龚昌荣的电话响起。

       “龚总,你那边采了多少羊肚菌,我这边登记一下,好几个乡镇等着下午采购呢!”电话那头县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声音关切且焦急。

       “鲜菇50元一斤,干菇400元一斤,今天起到4月中旬大概能采七八十亩,每亩400斤左右,我只卖一半出去。”

       答复完对方后,龚昌荣告诉记者:“这批羊肚菌是我手把手繁育栽培出来的,舍不得全卖。”

       这是龚昌荣种羊肚菌的第一年,也是他从事林下作物种植的第三年。“一开始种过黄精,林场土壤酸碱度适中,温湿度也适宜种羊肚菌,就想着试试看。”

       2024年,为了学种羊肚菌,仅有初中文化的龚昌荣自掏腰包5万多元到河南、山西等地,从菌种繁育、栽培方法、病害管理、水肥养护等一步步学起,将理论知识再带回家乡开阳实践。

       通过理论学习,龚昌荣知道了羊肚菌丝适宜在8摄氏度至15摄氏度温度下生长,低于3摄氏度或高于25摄氏度,菌丝会在1小时内停止生长甚至死亡。菌种适合在酸碱度为7的土壤里生长,且对肥力要求较高,而双永林场内富含有机物、排水良好的土壤是种羊肚菌的不二之选。

       通过种植黄精、羊肚菌等林下作物,龚昌荣2024年林下掘金近1000万元。看着100亩羊肚菌陆续收获,他谋划起今年的种植目标:“继续学习杜仲、半夏等中药材种植,将林下作物种植面积从500亩扩至800亩。”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更好带动农民增收,开阳县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省全域森林康养示范县”等称号,今年2月,该县被评为全省首批集体林业大县。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