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农夫”勤耕耘 共享经济人气旺 乌当区水田镇罗庄村打造消费新场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何欣
春光明媚,正是播种的好时节。3月30日,在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罗庄村“河畔乐庄”共享农庄的菜园,不少“都市农夫”在各自的菜地里挥动锄头、埋头耕耘,播种下韭菜、辣椒、萝卜等作物。
“这一小片土地、几粒种子、些许清水和肥料,足以构成一个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世外桃源’。”对于城市居民张文元而言,周末在自己30平方米的小菜地里劳作,是另一种解压方式。
坐落在相思河边的“河畔乐庄”占地面积130余亩,设置有共享菜园、共享鱼塘、共享稻田、露营基地等功能区,游客不仅可以在此体验农耕,还能露营、烧烤、研学。
“我们的共享菜园有40余亩,划分为800多块菜地,小菜地10平方米左右,免费认领;大菜地30平方米左右,认领费用为每年499元。”“河畔乐庄”共享农庄负责人李伟说。
近年来,以共享菜园为代表的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全国各地推广。去年3月,罗庄村“两委”探索集体经济“1+1”模式,引进“河畔乐庄”。长期从事研学工作的李伟盘下罗庄村20余亩“撂荒地”,开展研学、露营、烧烤等业态。
“许多人都想有块地自己种菜,于是我们扩大面积,拿出一部分土地做共享农庄。”李伟说,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基地每天咨询租地的信息应接不暇,目前共享农庄里只剩余十几块菜地,“周末日接待游客量有两三百人。”
罗庄村距离贵阳市中心30公里左右,紧邻银百高速竹林收费站出口,境内有盘龙山森林公园、相思河风景区等旅游资源,森林覆盖率达87%以上。在区位优势、生态环境的加持下,这片“共享田园”已成为城市与罗庄村互动的桥梁,在盘活闲置资源、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体验农耕的机会。
“共享菜园”“共建农场”等新的农业实践模式,提供了消费新场景,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接下来,罗庄村将依托长期积攒的人气,盘活闲置农房资源改造成旅居民宿,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