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居到宜居的幸福路径——2025年黔南州生态移民工作现场推进会观摩侧记

2025-04-03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维维

3月24日,2025年黔南州生态移民工作现场推进会暨移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罗甸县举行。会前,与会人员走进罗甸县边阳镇兴阳家园、贵州中焰环兴实业有限公司、龙坪镇新莲村与金银洞社区等地,实地观摩罗甸移民工作成果。

春天的罗甸,早上8点已然艳阳高照。观摩团一行第一站走进边阳镇兴阳家园,观摩社区治理和互嵌式社区创建情况。

在社区广场上,居民们相聚在一起晒太阳、聊家常,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一座座楼房错落有致,平坦整洁的柏油路纵横交错,公交车穿社区而过……一幕幕场景勾勒出的是社区治理取得的喜人成绩。

兴阳家园是罗甸县大型易地搬迁安置区,共建安置房89栋2244套,于2019年建成,同年10月全部搬迁入住,安置了边阳镇、红水河镇等7个乡镇的搬迁群众2036户8969人,汇聚了15个民族。

“复杂的人员结构、差异较大的生活习惯、各类矛盾纠纷等是兴阳家园治理的‘疑难杂症’。为此,我们探索出分类治理路径,构建‘五维互嵌共同体’,通过空间、文化、思想、治理、经济的全方位互嵌,让各族群众真正实现共居共乐。”边阳镇党委书记胡仕海说。

在下一站,龙坪镇翠滩家园金银洞社区的就业一条街,让与会人员看到“小车间托起大民生”具象化。

罗甸大杨服装公司敞亮整洁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设备摆放整齐,机器的“嗒嗒”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用手指按着布料让针线来回穿梭,动作娴熟。

“一个月工资三四千元,多的时候能拿五六千元。在这里上班,离家很近,方便照顾孩子和老人。”工人张治叶说。

眼前繁忙的生产场景,得益于金银洞社区为串起群众就业千条线做出的努力。该社区按照“统一准入标准、统一门头招牌、统一制作简介、统一支持政策”要求,投资360万元将社区1.6万余平方米闲置商业门面,改造成规模小、灵活性大的制衣、箱包等轻纺加工就业一条街。

“现已入驻轻纺小加工企业51家,带动就业2000余人,其中搬迁群众600多人。”罗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刘峰说,2024年,这条街入驻企业生产总值达1.73亿元,帮助群众增加务工收入5200万元。

紧接着,与会人员又走进罗甸县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优势产业项目(移民酒店),了解就业局如何推动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地见效,持续助力民生发展。

眼下,该项目主体已建设完工,施工人员分布在各个楼层进行焊接、切割、安装等作业。

“酒店计划按四星级标准来建设运营,现已基本完成21栋房屋的主体和外部装饰工程,正在进行室内装修。”罗甸县生态移民局局长黄光慧说,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获得400万元左右租金收入,将进一步提升罗甸县域酒店接待能力和城市景观形象。

据介绍,项目将打造一个集食宿、康养、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景区酒店,旨在更好衔接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确保库区移民在20年扶持期到期后,能够依托优势产业项目分红让“现金直补”政策得到延续。

在搬迁群众的笑脸中,在就业帮扶车间的火热发展中,“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幸福画卷徐徐展开。

据了解,黔南州易地搬迁后续扶持高质量考核连续5年排名全省前列。截至去年底,该州12.58万名有劳动力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就业,就业率95.8%;2024年度,黔南州搬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测达16508元,增速14.78%。同时,该州探索创新实施安置区分类治理工作机制成效明显,进一步补齐安置区基础设施短板,33个安置社区达到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标准。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