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建机制搭平台 加快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近日,经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黔东南工作组牵线,佛山大学赴黔东南调研东西部协作科技帮扶工作,以座谈和实地走访企业的方式帮助黔东南州在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突破,提升农业产业附加值,实现农业产业增产增收。
考察组一行考察了台江县苗苗酸汤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千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贵州三穗水姑妈鸭业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在听取企业介绍生产经营和科创情况后,考察组针对企业技术短板进行现场指导,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帮助企业梳理技术路线,凝练攻关项目,实现成果转化,把科技支撑延伸到产业链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努力将佛山大学的技术优势转化为黔东南的产业发展优势。
考察组在进行考察
近年来,黔东南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积极建机制、搭平台、促融合,提升科研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效能,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去年,黔东南州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积极争取科技成果项目支持。其中,推进实施州级2024年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支持资金100万元;推进实施省级2024年度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项目立项10项,立项资金295万元;组织申报2024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7项均获立项,立项资金2020万元。通过组织项目实施,黔东南有效撬动省内外41项科技成果到州内转化落地。
在各方全力推进下,黔东南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5份,引进好成果促进产业发展,以项目申报为契机,促成台江县麒臻实业集团引进中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有效解决铅化工产业卡脖子问题;促成贵州云睿电子科技公司引进广东省科学院超高性能铝电解电容器关键技术到镇远转化,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黔东南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研院所开展技术转移平台建设,引进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到黔东南建立基地(分中心),对接中山大学等专家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多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进湖南大学、佛山大学等高校团队到州内组建产业研究院3个,聚集高层次人才开展碳基材料、大健康、油茶等产业研究。
此外,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黔东南州积极与银行合作,引科技金融“活水”,浇科创“沃土”,打造“政银”合力为企纾困新局面,2024年,共计为171家科技型企业贷款金额14.8亿元,助力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