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影像故事:樱约春光处
上麦城村玫红、粉白的各色樱花绚烂绽放,宛如落在山谷的云霞。(观山湖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娟
3月26日,清晨七点,天刚蒙蒙亮,贵阳市观山湖区上麦城村村民董燕家的厨房已升起炊烟。案板上堆着刚削好的黄心土豆,丈夫正将桌椅、帐篷等搬上三轮车,一旁还摆着成箱菠萝。
“得赶在头班公交到达前备好货。”董燕麻利地系上碎花围裙,准备炼制油辣椒,锅里升腾的热气与晨雾渐渐融成一片。
几公里外的地铁窦官站逐渐热闹起来,九点左右,不断涌来的人群,预示着这个山村又将迎来沸腾的一天。
过去在外打工的董燕,如今在自家地头找到了“金钥匙”。望着漫山的粉白花海,她仍觉恍若梦中,这片1400亩的樱花园本是一个中药材种植基地,樱花最初只是为药材遮阴的“配角”。去年春日,樱花园被游客发现,一传十,十传百,让这份藏在山中的美景闯入大众视野。今年三月,樱花绽放,董燕和103户村民抢抓花期带来的人流,在花径旁支起摊位,炸洋芋的香气、凉面的筋道与纷扬的花瓣,共同酿出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甜蜜滋味。
上午十点,董燕的摊位前已围着三三两两的游客。只见她熟练地往凉面内浇上红油,放入香醋、作料,随后快速抓入葱花香菜,再经搅拌,一份凉面就做好了。身后的丈夫守着滋滋作响的油锅,金黄的洋芋块在漏勺里欢快跳跃。
“最忙的时候一天要补货三次,水都顾不上喝一口。”董燕虽在“抱怨”,但满脸的笑意:日均500多元的营收,让她有了守着家门的踏实。
“为了接住这波‘流量’,我们全村都鼓足了干劲。”上麦城村党支部书记罗志刚介绍,今年村里培训村民规范经营,并办了健康证。40人组成的志愿者队每日巡护赏花步道,指导交通,同时,平整出一处停车场,还发动村民,把自家院坝拿出来给游客停车。
“3月22日至26日,我们村自发举办的‘樱约上麦乐享春光’樱花音乐文化节,吸引了约10万人次。”罗志刚估算,今年樱花花期全村日均收入9.5万元。保洁员老王扫着落花笑道:“从前只觉得药材是宝,现在明白好风景也能当饭吃。”
“我们特意挑选了5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组成特别车队,在花期为广大游客服务。”贵阳公交北部分公司副经理陈宏表示,“还会根据客流量随时调整车次,保障游客玩得安心、舒心又放心。”
花海深处,是游客雀跃的身影。陈晓蓉和闺蜜们在野餐垫上摆出水果、蜜饯等零食,手机记录下她们精心搭配的“春日画卷”。
暮色染红西天时,董燕收起最后一张餐桌,手机响起油菜花田摊位的确认信息。樱花花期过后,村里的油菜花还在盛放。花海仍在这个春天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