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防火体系守护梵净山

2025-03-26 贵州日报 记者 黄军 雷刚

“你已进入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请注意防火。”3月25日,晨雾初散的梵净山东麓,铜仁市松桃自治县乌罗镇桃花源社区入口,智能监控摄像头自动转身,“眼睛”紧盯着一辆刚驶来的越野车,并发出语音警示。这个全天候值守的“电子哨兵”,正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织就智慧防火网的重要设备。

记者在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局乌罗镇管理总站看到,监控大屏上跳动着保护区重点区域的实时动态信息。“我们在林区布设了数百个热感、烟感双模探头,组成电子监测网络。”站长黎启方介绍,可迅速识别异常热源,同步触发声光报警并自动锁定坐标,值班人员通过弹窗预警及预案提示开展处置。自2022年系统运行以来,已成功消除火灾隐患120余起。

“请用手机环视周边环境。”松桃自治县应急指挥中心内,值班人员通过“智慧应急终端”移动APP与桃花源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兴中视频连线。这款由贵州自主创新研发的智慧应急平台,融合了全省应急指挥平台、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数据资源,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一键”调度和叫应,“APP还能实时查看火险等级、雷电预警,遇到险情可一键启动应急程序。”冯兴中展示着手机介绍,基层防火工作目前已实现“云调度”。

在梵净山核心保护区,搭载红外热成像仪的无人机正在执行日常巡查任务。单架次无人机20分钟即可完成500公顷区域监测,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8倍。高火险时期,县镇两级每日组织无人机编队开展空中巡查,通过热成像技术精准捕捉异常热源,同步完成取证、定位和预警。

此外,为确保极端条件下通信畅通,该县还为森林防火人员配备了卫星电话和对讲机,确保在断路、断网、断电等“三断”的极端情况下维持正常通讯。

AI视觉、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运用,为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构建起预防、监测、处置全链条“智慧型”森林火灾防控体系。截至目前,已连续5年实现森林火情“零”发生。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