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三化联动”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
去年以来,天柱县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新任务、新要求,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师资等方面靶向发力,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丰富平台载体,拓展多元化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石洞塘龙红军战斗遗址、渡马甘溪合约食堂、蓝田羊肚菌产业基地、坌处三门塘家风教育研学基地等9个特色现场教学点,将课堂讲授与现场观摩、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组织开展案例式、访谈式、体验式培训75场次,将“传统灌输式”的理论教学变为“现场指导式”的实践教学。依托新时代大讲堂、贵州省党员干部网络学院、“共产党员”“红泥组工”“理论宣传二人讲”“柱力讲堂”等平台载体,为全县党员及时推送党的理论知识、精品党课、党员教育专题片等图文视频资料,以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来提升培训的覆盖面。
深耕课程研发,精选多样化教学内容。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培训“第一课”,按照“党员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社会热点和党员实际需求,科学设置教育课程。一方面“从外引援”,邀请高等院校专家教授、上级部门业务能手、在外优秀人才来柱讲解理论政策,指点经济发展,传授专业知识,为党员干部带来鲜活实用的学用体验。另一方面“立足本土”,由县委党校会同宣传、农业、教育等单位部门开发本土化精品课程,开展涵盖各领域、各层次的党员教育培训班36期次,有效提升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扩充师资队伍,提升精准化教学质效。创新建立“党员教育讲师聘任制”,按照“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原则,从县委党校教师、基层党组织书记、先进模范人物、党务工作者等人员中选聘出65名党员教育专(兼)职讲师,结合聘用讲师的从业领域和专业特长,划分“讲解师资、红色师资、理论师资、榜样师资、实践师资”五个讲师类别,分类分众开展多样化、精准化教学。同时,结合农村、社区、新兴领域实际,组建年龄结构合理、专业背景互补的“1名专家学者+1名先进典型”互动式宣讲组,深入一线开展宣讲近150场次,实现把党员教育课堂开在基层党员“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