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播州区铁厂镇三星村 水岸同治护清流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洪飞
冬日午后,在遵义市播州区铁厂镇三星村的乌江河畔,一群飞鸟在河面上嬉戏,灵动的身影掩映在蓝天、碧水之间,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美景。
“这宜人的风景来之不易。”三星村村民潘云贵站在河边感慨。这里地处乌江和湘江交汇处,是播州区与贵阳市开阳县、黔南州瓮安县水运物流集散地,村民靠水吃水发展网箱养鱼。
潘云贵小时候,就跟着父辈下河捕鱼、网箱养鱼,最多时有100多个网箱。“过去,江面上密密麻麻铺满网箱,还没走到江边,就能闻到一大股鱼腥味,江面上水质浑浊。”
如何让“污江”变清江?答案是水岸同治。
2018年,铁厂镇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引导渔民转产上岸。短短1个月时间,就拆除了乌江流域网箱24万平方米,浑浊的河流逐渐变得清澈起来。
“有更多时间打理栽种的20多亩柑橘,收入没有受太大影响。”三星村老党员胡登明曾从事网箱养鱼多年,他欣喜地说:“现在的日子过得更舒心。”
如今,3000多亩柑橘郁郁葱葱地铺满三星村的山头,黄澄澄的柑橘硕果盈枝,让人垂涎欲滴。当地不断拓宽渔民增收渠道,还因地制宜发展生猪、肉牛、蜜蜂养殖,为乡村全面振兴增添新动能。
特色产业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三星村又把目光聚焦到刷新乡村“颜值”、充实民生幸福的“里子”上。当地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四在农家·和美乡村”样板区示范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围绕人居环境“净、美、绿”,持续擦亮乡村底色。
“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增强美丽乡村的魅力与活力。”三星村村干部说。
冬日暖阳下,行走在三星村旁的乌江河畔,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