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春风暖 奋进正当时——全省各地复工复产见闻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毓钊
2月,春风已将黔东南州榕江县车江大坝揽入怀中,满目新绿。
春节刚过,一群孃孃早已活跃在田间地头,挖土、起垄、播种、采摘……身手了得,农活漂亮。
他们是阳光女子蔬菜合作社的成员。2023年,“村超”赛事举办,孃孃们自发组织啦啦队为月寨社区足球队加油助威、表演节目,还满心欢喜带上自家种的蔬菜水果分享给球迷朋友。场下种菜能手,场上载歌载舞,勤劳和快乐在她们身上闪耀,“月寨孃孃团”由此成名。
立春刚过、土地复苏,她们一头扎进菜地;夜幕降临、球赛开打,她们将欢乐播撒。
不误农时,是农民最珍视的品质。
在黔东南州黎平县,“牛司令”吴国邦通过大屏管理系统,指导十几公里外的养殖户精细养牛。2024年,他积极推动贵州牛和酸汤走出去,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起8家“大锅铲”贵州酸汤火锅店,年销售额8100万元。今年,他计划把火锅店开到50家以上。
在遵义市凤冈县蜂岩镇,工人们正抢抓农时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小田改大田轮廓初现。今年,全省计划建设2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大家都在铆足干劲加油干,确保按时春播、不误农时。
春天的气息,从田间地头弥漫到产业园区,奋进的力量,充盈在项目一线、工厂车间,生机勃发的“春忙图”铺展开来。
盘州煤焦化循环经济项目是全省“5+3”新型工业化在建项目。2月7日,项目现场机器轰鸣,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自2月5日复工以来,建设团队就以冲刺的姿态,掀起了新一轮建设热潮,处处洋溢着“拼经济、抢开局”的热烈氛围。
今年“新年第一会”,擂响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的“战鼓”。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新春第一会”进一步树立了发挥比较优势做强产业的鲜明导向。
闻令而动,冲刺的热情持续高涨:在毕节织金,投资730亿元的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正在紧张有序施工;在贵阳贵安,中国建设银行数据中心、交通银行数据中心等23个智算项目集群加速推进,“中国数谷”算力底座日益坚实;在铜仁江口,贵州铜仁贵茶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抹茶单体精制车间正在抓紧赶制出口订单。春节期间,安顺普定经济开发区,春归保健科技有限公司都在加班加点生产,假期刚一结束,公司又接到了30万元刺梨产品订单。
家门口,抓生产忙建设激情燃烧;路途上,外出务工的人流也在奔涌。
1月31日大年初三,清晨8点,龙里县组织的第一批返岗群众,从贵阳北站乘坐G2334次列车前往浙江务工。当天,黔南州就组织了600余名群众有序返岗。
我省常年有600多万人外出务工,每年春节后是返岗高峰期。连日来,全省各地纷纷通过高铁专列、免费包车、加油补贴等方式,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开启返岗旅程,奔赴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地。越来越多腰包鼓起来的打工者,开启自驾返岗新模式。
一手抓返岗,一手抓就业。在毕节,“五省联动·春风送岗”大型招聘会举办,贵州、广东、浙江、江苏、福建5省联动208家单位送岗2.2万多个。在兴义,“人才夜市”将招聘活动融入夜市经济,利用夜晚休闲时间,为求职者提供更加轻松、便捷的求职体验。
2月3日,遵义市桐梓东站,娄勤勇带着妻儿登上D1835次复兴号专列奔赴广东。收到暖心礼包,他感慨,从“家门口”到“厂门口”方便快捷、安全舒心,返岗再无后顾之忧。
实干争春早,奋进正当时。全省各地正以“拼”的姿态、“抢”的劲头,不负春光加油干、抓住用好每一天,奏响复工复产“协奏曲”,昂首奔赴高质量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