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2025-02-07 贵州日报 雷刚

向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这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明确了具体路径。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是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内在要求

高质量文化供给可以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是高质量文化供给的内在要求。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相对应,在文化市场视域下指的是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品种、功能等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有效供给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贵州“村超”“村BA”“村T”“村晚”“村马”等“村”字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异常火爆,契合了人民群众对民族文化、篮球文化、足球文化、服饰文化等的消费需求。此外,贵州持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免费开放,还探索形成了普惠性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些都是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的成果,扩大了贵州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让人民切实享受到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就是要通过健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等去提高有效供给能力,让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能够在市场上顺利实现价值交换。伴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条件逐渐改善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需求已经从“量”的增长转向了“质”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有品质的文化消费。贵州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通过大力深挖地方特色文化,持续推出了诸如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大山的小孩》等一系列知名的文化精品佳作,不断擦亮了“黔字号”文化品牌,扩大了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优质供给,从而加快推动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顺应文化消费需求日益提档升级的趋势。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要着力形成供需结构动态平衡

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属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范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注重供给也注重需求,强调通过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在需求牵引供给中形成供需结构动态平衡。近年来,贵州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精准抓住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文化消费需求,让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更加丰富,也催生许多新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事实证明,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仅要做好供给侧管理,还要做好需求侧管理。因为需求侧和供给侧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关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协调推进,所以放弃需求侧谈供给侧是片面的。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要和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使文化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需求对文化发展的基础作用。

在供给创造需求中形成供需结构动态平衡。近年来,贵州不断扩大文化领域的有效投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依托并深挖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持续推出更多具有贵州特色、全国知名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不断创造和满足了人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事实证明,供给侧一旦成功实现了颠覆性创新,市场就会以波澜壮阔的交易生成进行回应。因此,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要从供给要素入手,提高供给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并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矫正供需结构错配问题,努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从而催生和满足新的需求。

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

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深受市场机制的影响与制约,所以要进一步健全市场机制,以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不断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决定》坚持问题导向,运用辩证思维,聚焦如何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出了“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两点论要求,对构建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放得活”。“放得活”就是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市场的进出自由和规则便利提供条件,充分释放市场作用的空间和潜力,充分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市场“放得活”,才能激发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近年来,贵州全面推进文化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围绕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着力推进文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各项任务落实落地,这让贵州更好发挥了市场机制作用,有利于构建“放得活”的文化市场。面向未来,一是要充分调动微观文化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不断发展壮大和优化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推动文化市场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做到尊重和维护文化市场主体的自由选择权,保证各文化市场主体能够依法平等使用文化生产要素、公平参与文化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等。二是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以“文化+”为核心,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旅游、教育、金融等领域深度跨界融合的有效机制,抢占文化创新发展的制高点,提高文化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三是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充分发挥我国文化市场资源的优势,也要不断扩大国际市场空间,为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要“管得住”。“管得住”就是对市场进行规范约束,其目的不是“为管而管”,而是有效防控市场无序行为,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越是“放得活”越需要“管得住”,越是“管得住”越可以“放得活”,“放得活”和“管得住”的关系就是激发活力和维持秩序的关系。近年来,贵州通过印发《贵州省文化市场管理办法(试行)》《贵州省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2022年版)》《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贵州省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试行)》《贵州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等,不断提高了宏观文化治理能力,这让贵州更好发挥了政府调控作用,有利于构建“管得住”的文化市场。面向未来,一是要依法行政,遵循制度规则对文化市场的管理行动纳入法制的框架之中,不能滥用权力。二是要完善文化经济政策,为文化市场主体的行为提供导向和设置边界,反垄断、反暴利、反天价、反恶意炒作、反不正当竞争,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总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从而实现对文化市场的有效服务和治理。

(作者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