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福满黔地欢乐多 文化盛宴年味足
1月29日,游客在安顺市西秀区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游玩。新华社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江南
2025年春节是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贵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喜庆的暖流。从乌蒙山麓到苗岭侗乡,从城市广场到村寨鼓楼,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将“年味”烘托得愈发浓郁。
春节假期,贵州各地各部门同向发力,加大文化市场供给力度,充实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逛庙会、赏民俗,看电影、观展演,赶大集、品非遗……各地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黔贵大地文化年涌动新方式、新花样层出不穷。
文化供给百花齐放
“足不出户就能在家看大戏,这个春节太热闹了!”1月28日除夕,上午10点半,2025年“福满黔地·艺术迎春”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春节展播活动准时在线上与广大群众见面,让市民在家就能赏好剧、看大戏,尽享丰盛文化大餐。
据了解,此次展演内容丰富多彩,内容涵盖舞剧、话剧、杂技剧、交响乐、音乐会、花灯戏、黔剧、河北梆子、儿童剧等艺术形式的优秀剧目,展播时间从1月28日(除夕)至2月12日(元宵),共播出16部省内外优秀舞台艺术作品。
线上线下共享文化大餐。春节假期,在贵阳市观山湖公园内,2025贵阳观山湖灯会庙市吸引了上万名观众。除了能欣赏到漂亮的光影艺术外,各剧院专业演员还为现场游客献上精彩演出。话剧片段《心游巡真》、民族歌舞《多彩新春》、高空杂技表演《云端舞者》、花灯《灯舞丰年》、民乐《瑞彩弦音》、杂技《技炫春韵》、京剧《国风戏腔》等众多精彩节目轮番登场,园内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期间,贵州各地共推出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上万余场,覆盖88个县(市、区)。
群众乐享精神大餐
除夕当天,黔东南州凯里市风情大道上一场“千人长桌宴”开席。十来张长桌摆放整齐,沿道路笔直排开,桌上摆满了苗族特色美食,色泽红亮的酸汤鱼、金黄的腊肉、风味独特的腌鱼等,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本地阿妹与各地游客共举酒杯,唱起古老的迎客调。
“每年春节都是我们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今年我们也特意请了外地朋友和员工一起吃顿新春团圆饭,毕竟长桌宴是我们黔东南招待贵客的最高礼节,大家同乐共享,欢乐才加倍。”苗王谷酸汤店老板聂卫东说。
都匀秦汉影视城举办“秦汉腔调”西南影都大庙会活动,祥狮翻腾闹新春、秦汉点兵、秦汉之争、三仙归洞、大型实景赛马演绎三英战吕布等30余个节目轮番上演;大年初四,“贵州村马”速度赛马公开赛在黔南州三都自治县西部赛马城激烈开赛,上万名观众沉浸式感受“村马”的速度与激情;都匀巨升影视城带来民国风味的“繁花风格——冬之恋雪景春节游”活动,为游客带来别样的浪漫与惊喜。
除了喜庆祥和,文化味,也是这个春节特有的味道。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内以蛇文化和蛇科动物科普为主题的生肖贺岁展“巳蛇贺春”以中国传统蛇文化为脉络,展出来自社会各界的创作者们以蛇文化为元素创作的艺术作品72件,为观众送上新春祝福。贵州省图书馆提前上架1万余册新书,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24小时城市书房以及贵州数字图书馆等平台持续为读者提供全天候的文化服务。
非遗焕新破圈生长
2025年春节作为首个“非遗版”春节,贵州各地的特色“非遗”也唱起了主角,让年味愈加醇厚。
春节期间,铜仁市思南县盐市街的思南剪纸非遗馆内,大大小小的剪纸艺术品总会吸引诸多当地群众前来打卡参观。为迎接新春,馆内新增了“祥蛇系列”剪纸作品。
“2025年是蛇年,‘祥蛇系列’这组剪纸以18个春字、9个福字、9个喜字来代表土家族的心意,表示‘一路顺、一路发’,希望大家在2025年走向一个新的高度。”该系列剪纸作品作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思南土家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张著权说,以春字作外围,寓意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和祝福。
古老技艺的“破圈”,源于创新表达。1月30日至2月1日,福蛇献瑞·巳巳如意——中国·荔波2025年第二届陀螺文化节暨民族文化体验周、荔波县2025年第七届春节黔桂两省区陀螺争霸赛在黔南州荔波县瑶山瑶族乡瑶山古寨景区展开。
…………
春节不仅是节庆的狂欢,更是一场润物无声的文化大餐。每个人都是传统的守护者、文化的创造者、幸福的分享者。正如2025年央视春晚舞台上,由贵州音乐人张超和玉镯儿共同创作的歌曲《登高》中所唱:“让这世界灿烂又美好,登高望,一步一步一步一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