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年味儿天堑变通途 拜年路更畅

2025-02-04 贵州日报 雷刚

011.jpg

楠木渡乌江(特)大桥横跨两岸。

       文/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洪飞

       2月1日,正月初四。清晨,乌江河畔薄雾未散,贵阳市开阳县楠木渡镇村民钟后肆一家提着精美的礼盒,驾车驶上渝筑高速,跨过楠木渡乌江(特)大桥。半小时后,他们抵达了乌江对岸的遵义市播州区茅栗镇元门村的外婆家,桌上的茶尚温。

       8年前,这段直线距离不足20公里的拜年路,需绕行崎岖山路,再换乘轮渡和班车,耗时3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从前是‘隔山喊得应,见面要半天’,现在是‘桥连两岸亲,盏茶叙亲情’。”钟后肆感慨交通巨变为沿岸群众带来的新气象。

       楠木渡,是千里乌江中游的渡口,北面是遵义市播州区,南面是贵阳市开阳县。早些年,人们出行全靠摆渡船。

       家住楠木渡镇的82岁摆渡人王老汉抚摸着退役的木桨说:“年轻时摇橹渡车,一船装3辆,遇涨水就得停航半个月。”

       2006年8月20日,横跨乌江的楠木渡大桥竣工通车,从此结束了开阳、播州两岸群众靠人工摆渡的历史。

       2012年,楠木渡码头正式投入使用,游船开通。村民及游客乘船过江界河和构皮滩,极大便利出行。

       2018年1月2日,贵遵复线正式开通运行,横跨两岸的楠木渡乌江(特)大桥,再次缩短群众出行距离,也让乌江两岸 地区融入贵阳、遵义一小时经济圈。

       王老汉的孙子成了大桥养护员,每日驾车巡检桥面,“5分钟过江”的便利,让两岸群众走亲访友更方便了。

       “春节假期来楠木渡的人更多咯,我们在外婆家拜完年,一家人也要去坐游轮,观百里乌江画廊。”钟后肆笑道。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