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盘州市岩博村:酿出村美民富好滋味

2025-01-25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佳琪

六盘水市盘州市岩博村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村寨。彝族人善饮酒,也善酿酒,古老的小锅酒酿造工艺更是代代相传,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对岩博村而言,酒是最具特色的资源优势。2004年,岩博村集体投资80万元,并动员10户农户入股,收购了村里一家小有规模的私人酿酒坊,岩博小锅酒厂正式成立。凭借独特的口感,岩博小锅酒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在周边乡镇有了名气。岩博酒业不断融合创新,2017年推出了全国第一款清酱香型白酒——“人民小酒”。

“人民小酒”顾名思义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贵州岩博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留芬表示,“我们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酿造让老百姓都喝得起的好酒。”人民小酒不断成长,不仅是岩博酒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成为了助力当地群众致富增收法宝。

“以前我们只能在家带孩子、干农活,现在在家门口的厂里上班,每个月能挣4000元左右,当然高兴喽!”今年是岩博村村民王稳琼在岩博酒业工作的第8个年头,她感慨着这些年日子变好了,人也自信开朗多了。王稳琼的经历并非个例,在岩博酒业一线工作的女工占比超过90%,她们也成为了岩博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乡村要振兴,人才不可缺。为此,岩博村多管齐下。一方面利用“大喇叭”“宣传册”挨家挨户做工作、搞动员,“拜访请贤”留住本地人才;另一方面实施“高薪引才”“持股引才”等计划,并与贵州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实训基地,不断吸引外部人才,为岩博发展带来了新鲜的技术和理念。

岩博酒业副总工程师姚超是第一个来到岩博的外乡人,“我是毕节金沙人,退伍后在战友的介绍下,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岩博,”姚超回忆道,“这一试就彻底留在了岩博。”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岩博村引进大专以上学历300余人,中高级职称50余人,新研发产品10余个并全部转化应用,申报县级以上项目12项。

一业兴,百业旺。人民小酒如今已走出大山、声名远扬。“岩博以人民小酒为纽带,全面拓展白酒产业的带动能力,采取‘岩博酒业+N’的模式,丰富岩博集体经济新业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余留芬介绍,岩博除了专注于酒业发展这个核心,还将周边的山林水体、民族特色、产业特点、党建文化等元素植入村寨建设之中,形成独特的村寨旅游景观体系,并依托岩博现场教学基地将教育培训、研学康养、生态娱乐、民俗体验、运动休闲等五大功能有机结合,推动岩博旅游业蓬勃发展,促进形成多业并举的发展格局。

“我们贵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了不少品质优良的产品。借助电商平台,让家乡农产品走出大山。”2024年12月14日,余留芬在抖音平台完成了她的首场助农直播,发展了又一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20多年前,岩博是典型的贫困村,如今的岩博已成为“示范村”“亿元村”。在这里不仅酿出了让人称道的美酒,更酿出了村美民富产业旺的美好生活。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