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建立健全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机制

2025-01-14 贵州日报 雷刚

李华红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把“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要抓实的七项重点任务之一。当前,已进入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建立健全过渡期后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机制,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意义。

精准把握帮扶机制关键词

优化低收入人口识别方式。要加强对“两条线”(民政部门负责监测的“低保线”、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监测的“返贫线”)、“两套识别系统”的衔接研究,并力争“两线合一”,着力打通人社、医保、银行、税务、教育等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壁垒,以便基层更快捷、精准、高效地掌握待帮扶对象,并精准施策。

重新认识帮扶地区的概念。过渡期后的帮扶重点和施策方向要紧紧围绕“欠发达地区”精准发力,有些“脱贫地区”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要科学设定相关标准和指标以期识别出真正的“欠发达地区”,并精准地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帮扶计划等以促其发展。

瞄准乡村振兴目标开展常态化帮扶。组织专业团队加强对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的编制研究,并赋予相应的评估与考核功能,从衔接乡村振兴层面为欠发达地区开展相关帮扶工作确定方向和目标。

精细设计帮扶机制类型

经济发展型帮扶机制。经济发展型帮扶机制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和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为核心目标,着重通过产业支持、就业促进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途径,实现低收入群体的持续增收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在产业支持方面,鼓励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地方特色经济,注重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方式,不断整合资源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就业促进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开展灵活就业项目,全力帮助低收入人口融入城市经济、不断提高自己的务工收入。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切实建立起高效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积极融入周边经济圈,进而促进资源、技术、项目在不同地区之间高效流动。

能力建设型帮扶机制。能力建设型帮扶机制以增强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注重通过知识、技能和组织能力的提升,促进自主发展。过渡期后,需要加大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要尽早谋划,以期为低收入人口适应未来产业打下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组织,这不仅是增强欠发达地区社会资本、获取技术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村民经济活动参与度、增强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生态保护型帮扶机制。基于欠发达地区独特的生态资源,当地可以择优发展相关的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有机农业和康养经济等,作为过渡期后提升当地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另外,欠发达地区往往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因此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或设立生态公益性岗位等,以引导和鼓励当地居民尤其是低收入人口参与生态保护活动,从而提升其收入水平。

多元协作型帮扶机制。多元协作型帮扶机制强调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的协同作用,旨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力量提升对欠发达地区的常态化帮扶效能。一方面,要注重政府与市场的协同,通过政策引导和优化财税补贴方式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欠发达地区的帮扶工作,以期形成“政府+市场”的帮扶合力;另一方面,注重发挥社会组织与公益力量的作用,尤其是要积极推动公益项目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落地。

社会保障型帮扶机制。社会保障型帮扶机制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基本生活、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安全网,以降低其脆弱性,增强其抗风险能力。在最低生活保障方面,过渡期后需要优化识别和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低收入群体在生活成本上涨或收入骤减时能够及时获得支持。在医疗救助方面,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的衔接;在教育扶助方面,可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或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质量,同步做好乡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精确分类推进帮扶策略

注重从“救助式”帮扶向“发展型”帮扶转变。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的核心在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自主发展能力,即由原先的守底线转为主动向守底线、促发展并重转变——强调通过教育、技能培训、创业低息贷款、市场对接服务、社会资本增强等方式,不断提升个体和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

注重树立包容性发展理念。扩大帮扶政策的覆盖范围,避免政策的排他性。即不只是关注传统意义上的脱贫人口,或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关注农村所有低收入人口(如低保、特困、低保边缘、刚性支出困难家庭等对象),转向具有长期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的常态化制度安排。

近期策略上,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规模性返贫机制。防止规模性返贫是过渡期后仍需死守的底线任务,通过收入水平、健康状况、自然灾害等多重指标,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和“防返贫预警系统”。

中长期策略上,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资源再分配、结构性变革提升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如可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数字化”战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农业生产链条,或实施“智慧农业”项目等举措来切实提升帮扶效率。

健全动态调整机制。过渡期后,对欠发达地区实施的帮扶政策需要具备动态调整能力,建立政策评估体系,定期评估帮扶政策的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建立因地制宜的差异化帮扶。欠发达地区因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基础不同,发展瓶颈和帮扶需求也各不相同,需要采取“分类施策”的差异化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的整合策略。一是继续保持东西部协作的关系和协作机制不变,即跨区域合作模式在未来的常态化帮扶中还应继续深化。二是大力推动城市带(群)和经济圈的发展,一方面可以直接辐射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间接促进区域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进而提升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活跃度。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在过渡期后的常态化帮扶中,一定要通过城乡联动、城乡融合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进而推动欠发达地区农村与城市间的资源流动和功能互补。

(作者为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本文系贵州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22GZZD05〕阶段性成果)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