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干人”翻身脱贫致富

2025-01-11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芳蓉

走进贵阳市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一面加上玻璃保护的墙十分显眼,墙上写着大字标语,字迹虽已模糊,但仍能分辨出内容:“红军是乾(干)人的军队。”

何为“乾(干)人”?历史上有一个知名的故事能给出答案。

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撰写的《随军西行见闻录》记载,1934年12月,红军队伍行经黔东南州剑河县附近某村落时,“见路边有一老妇与一童子,身穿单衣,倒于路边,气息尚存。询之,始知为当地农家妇,秋收后,所收回之谷米,尽交绅粮(地租),自己则终日乞食,因今日气候骤寒,且晨起即未得食,故倒卧路旁。正询问间,红军领袖毛泽东至。告以老妇所言,当时毛即时从身上脱下毛线衣一件及行李中取出被单一条,授予老妇,并命人给以白米一斗。”

收到毛衣的这位老妇和当时贵州最贫苦的百姓都自称为“干人”,红军总司令朱德对这个称呼的解释是:“他们所有的一切完全被反动派榨干了。”而与“毛主席送毛衣”一同流传下来的还有这句感人至深的话:“红军是干人的队伍!”

黔南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日遗址展览馆展出的一张题为《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复制品上,十分明确地表达了红军的主张:“红军是工农群众自己的军队,实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彻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消灭豪绅地主封建势力,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消灭洋人在中国的一切特权,驱逐帝国主义,为创造工农群众自己的政权——苏维埃而奋斗。”

浓浓军民鱼水情,是红军顺利转移的坚硬基石。直到今天,长征路上红军为老百姓着想的故事,仍然在群众中口口相传。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纵使历史的书页翻过一页又一页,不同时代又有不同时代的历史使命,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未改变。

时针拨回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一个夏夜,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满溪村罗家坡,新漆的房子上挂着小彩灯,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开心地唱花灯。县里的驻村考察干部被歌声吸引,与村民聊起这些年的变化。

“山顶松柏树,田里稻菜瓜,山腰经果林,院里猪鸡鸭。”时任满溪村党支部书记周修平用几句顺口溜对过去10余年来努力的成果作精炼总结。

罗家坡的这10余年走得并不容易。20世纪七八十年代,白泥镇还流传着“有女不嫁罗家坡,爬上山顶打哆嗦”的顺口溜,真实反映了这个村民组的贫困面貌。那时还是村民组组长的周修平并未向环境低头,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他执着于研究柑橘种植技术,外出学习、请专家指导,取得成功后便极力向全村推广,带着村民们走上了脱贫之路。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周修平又带着村民们修路、搞绿化、治理村容村貌,一点点改变了罗家坡的模样。

2001年,余庆县通过对罗家坡的深入调研和集思广益后,提炼出“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经验。此后,“四在农家”的先进经验一步步走出贵州,踏上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广阔舞台。

乡村发展,步履不停。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举全省之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彻底撕掉了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贵州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走好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

回到眼前的大木村,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已成为这个古老布依村寨的精神财富。据村党支部副书记李福贵介绍,大木村也曾是一个老边贫的村寨,2011年,返乡创业人员、村委会原主任李政忠个人投资上千万,建设了超过12万立方米的金叶湖以解决村里人畜饮水的问题,同时,又积极对接各政府部门,争取到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并以村里的红色文化为基础,开发旅游项目。

而同样是返乡人员的李福贵,近些年也继续和村民一起改变着大木村的面貌。拓宽美化通村公路,打造韭黄、林下菌等特色产业……“不忘伟大长征精神,做一名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和大伙一起努力,把我们的村子建设得更美好。”李福贵说。

“红军是乾人的队伍”,虽然墙上的标语已在岁月中越发模糊,但早已刻进了人们心中。新时代的贵州已没有“干人”,但党的初心使命从未改变。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