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木偶戏:掌中讲述世间百态

2025-01-03 贵州日报 雷刚

360截图20240819090146152.jpg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姜雨熙

       石阡木偶戏简介: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或“傀儡子”,是一种由艺人操纵木偶以演绎故事的戏曲形式。石阡木偶戏,作为流传于铜仁市石阡县的民间傀儡戏曲剧种,其历史可追溯至汉魏时期的“刻木人像”傀儡,是宋元时期杖头傀儡戏的珍贵遗存。

       据传,约200年前,石阡木偶戏自湖南辰溪传入,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它迎来了鼎盛时期,拥有太平班、兴隆班、天福班、杨本家班、泰洪班等多个戏班,其演出范围广泛覆盖石阡县及周边湘、鄂、渝等省份的各民族地区。代表剧目如《三顾茅庐》《梨花斩子》《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等深受观众喜爱。

       石阡木偶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性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不仅是古代杖头傀儡戏在黔东地区的活态遗存,也是研究黔东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此外,它对高腔、评弹等艺术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并在民族造型艺术和服饰文化方面展现出丰富而独特的价值。通过对石阡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动作、演出场合及习俗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木偶艺术的繁荣发展。

       2006年,石阡木偶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石阡木偶戏省级传承人刘超:

       从“口传心授”到课堂教学

       近日,在石阡县民族中学的课堂上,学生们全神贯注地跟随着老师的指导,右手轻轻握住木偶头顶的操控棒,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木偶的每一个细微表情。木偶在他们的操控下,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点头、回首、弯腰、转身,动作流畅而灵动。

       “右手握紧这两根操控棒,我们称之为‘牵子棍’。在操作时,要时刻注意木偶的头部是否端正,不能有所偏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阡木偶戏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超,正耐心地向学生们解析木偶戏的操作要领。

       以往,石阡木偶戏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这无疑加大了传承的难度。同时,由于伴奏乐器、木偶头、戏装的损坏,以及剧目、唱腔、表演等未能得到及时的整理与保护,石阡木偶戏一度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而石阡县民族中学作为石阡木偶戏走进校园的第一所学校,自2006年起,就将石阡木偶戏纳入了学校的特色教育课程。

       刘超说:“在石阡木偶戏中,每一个木偶人物出场都会伴随着一首诗,我们称之为‘讲纲’,也就是定场诗。它不仅能够标明人物的身份地位及事件主题,更是石阡木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说石阡木偶戏的难度,首先在于操作,要让木偶展现出精神和情感,让观众仿佛看到真人在表演;其次就是锣鼓的演奏,虽然有一定的曲牌,但演奏时却有着很大的即兴性。”

       鉴于石阡木偶戏学习难度大、剧目繁多、历史演变复杂,为了让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学习,刘超整理了民间流传的大量剧目,并编写了两套成体系的木偶戏教材。这些教材不仅详细记录了木偶戏的基本功、表演技巧与剧目分析,还融入了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解读,使得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有趣地掌握相关知识。

       “在《石阡县志》中,关于石阡木偶戏的记载仅有300字左右。而有了这些教材作为参照,学生们的学习就像有了规范的舞蹈教学步骤一样,清晰明了,也更加有趣。”刘超说。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