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中共贵州省委主题新闻发布会实录

2024-12-31 贵州日报 雷刚

12月30日,中共贵州省委“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贵阳举行。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作主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本荣: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共贵州省委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大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

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先生,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与雍政部长一起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谢念先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天才先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姚智勇先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陈云坤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涛先生,他们将共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卢雍政部长作介绍。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贵州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的有关情况。

首先,我想和大家分享关于一座桥的故事:90年前的1934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经过贵州黎平高屯少寨。在当地,红军战士深入群众宣传党的纲领,恤民、爱民赢得了群众拥护。战士们看到进入少寨必经之路的桥破败不堪,便与群众一起搭建了一座新木桥。此后,当地村民便把此桥称作“红军桥”,并世代守护着这一珍贵的红色遗迹。

90年后的今天,贵州已是一片崭新天地,全省遍布3万多座桥梁,全世界前100座高桥近一半在贵州,“万桥飞架”突破山水阻碍,演绎着发展的奇迹。从“红军桥”的历史记忆,到“万桥飞架”的现代奇观,一座“桥”承载着我们党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时刻提醒我们不忘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红色是多彩贵州的鲜明底色。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召开了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创下了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等经典战例,红军长征足迹遍及贵州9个市(州)60多个县(市、区),留下丰富文物资源。贵州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全省现有长征不可移动文物750多处,可移动文物2500多件(套),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此外,还有抗战“西迁”、“三线”建设、脱贫攻坚等丰富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的大事。近年来,贵州省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用心用情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等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以尊崇礼敬之心,有力统筹,强化对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的思考谋划和创造性落实,作出了实施“四大文化工程”的战略部署,并将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作为“四大文化工程”之首,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建设为抓手,推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始终把保护红色资源作为职责所在,让红色根脉永续相传。红色资源是我们的“传家宝”,红色基因深植于贵州各族儿女血脉之中。在贵州,有许多保护红色资源的感人故事。比如,六盘水盘州市邹广阳一家五代人为红军烈士守墓八十七载,遵义仁怀刘福昌、郭德刚两位老兵接力守护鲁班红军烈士陵园五十余年。这些故事生动说明,保护红色资源已经成为贵州干部群众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对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们压紧压实保护责任。率先在全国将革命文物保护纳入巡视巡察范围,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不断深化保护红色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履行保护职责。我们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省市两级均建立了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成立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首批25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推进遵义会议纪念馆等重点红色纪念场馆提级归口管理,建立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家委员会,设立省级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专项资金。

我们运用法治力量提升保护成效。出台实施《贵州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条例》,这是全国首部涉及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地方性法规。出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二是始终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使命所在,让红色记忆永不褪色。在今天的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一条嵌入大地的“红飘带”格外耀眼,这就是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的标志性、引领性工程,“红飘带”不仅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让广大观众透过精彩绝伦的科技艺术盛宴,深切感悟那段波澜壮阔、苦难辉煌的红色历程。这是贵州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一个创新之举和生动缩影。

近年来,我们持续深挖“红色富矿”,推动红色资源全景呈现。深入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在加强红色资源挖掘、研究阐释的基础上,指导优化遵义会议纪念馆等10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整体呈现水平。我们建好用好“红色阵地”,推动红色火种生生不息。依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构建以贵州长征干部学院和遵义干部学院为龙头的红色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各地以“开学第一课”、红色主题讲座、红色经典诵读等多种形式,将红色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我们做大做强“红色品牌”,推动红色故事深入人心。坚持以文化旅游融合为根本、文化科技融合为方向,创造性打造了“红飘带”、《伟大转折》剧目,形成了呈现长征文化的“双子星”、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的新样板,推出电视剧《伟大的转折》等文艺精品力作,让红色文化在市场中得到广泛认可和传播,持续彰显红色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

三是始终把用好红色资源作为力量所在,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红色资源是共和国的生命之源,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力量之源。我们始终注重从党的奋斗历程中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从中积累智慧、获取经验、砥砺品格,汲取奋进的力量。过去,我们发扬“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彻底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多彩贵州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砥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志豪情,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努力开创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前进道路上,我们始终铭记,贵州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核心开始形成的地方,是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引下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的地方。我们深刻体悟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价值,更加深切认识到党的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发自内心地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更加坚定自觉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忠诚核心成为贵州党员干部最鲜明的政治品格、政治生态最鲜明的政治底色。

再过十多天,就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的日子,红色成为了今冬贵州最为亮眼的流行色。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以红色资源筑牢信仰之基、用精神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传承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往开来、开拓前进,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我就先介绍这些,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省政府新闻办主任陈本荣:

谢谢卢雍政部长。下面进入答问环节,请记者朋友们就关心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人民日报社记者:

红军长征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贵州的红色资源点多、面广,请问贵州在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方面建立了怎样的统筹工作机制?发挥了哪些作用?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谢念:

谢谢您的提问。贵州大地红色资源广布,点多面广,更需要我们系统性谋划,机制性推动,创新性传承,保护好、弘扬好这一难得的宝贵财富。省委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对加强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加强相关工作统筹,目前,省委宣传部牵头,建立了省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全省各市(州)也相应建立了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攥指成拳、形成合力。红色资源管理职责分散在宣传、组织、党史、文化和旅游、退役军人事务、档案等多个部门。联席会议建立前,一定程度存在资源分散、力量分散,整合资源、整体呈现的合力不足等情况。联席会议建立后,对全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重大事项进行统筹、指导、协调、推动,促进资源和力量整合,构建起目标一致、上下联动,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符合各方利益的合作模式,推动形成整合资源、系统呈现、联动发展的合力。

二是建言献策、完善机制。联席会议统筹专家力量深入研究,提供工作决策参考,推动不断完善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体制机制。比如,省委明确“提级归口管理重点红色纪念场馆,‘以大带小’统筹管理区域内红色资源”,对遵义会议纪念馆实行提级管理并统筹管理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市级层面相关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再如,建立全省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管理委员会,统筹协调重点红色纪念场馆保护研究、展示利用等工作,首批25个重点红色纪念场馆纳入管理。

三是建立标准、规范指导。目前联席会议已研究制定了一个标准和一个指导意见。充分借鉴省外经验,研究制定《贵州省红色资源认定标准》,明确了红色资源认定的范围、原则、类别和统计规则、名录公布等方面的要求,为我省开展红色资源认定工作提供了基本依据。针对红色场馆展陈系统性不强、整体呈现水平不高的问题,研究制定《关于优化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全省重要红色场馆陈列展示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展示重点,指导我省红色场馆形成“一体贯通、各有侧重、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展示格局,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

下一步,联席会议将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动我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提升到更高水平。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贵州的红色资源比较丰富,请问在红色资源挖掘研究、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徐天才:

感谢您的提问。2024年是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也是“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发生90周年。最近两天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发生在贵州的这段伟大史实被搬上电影屏幕,被列为贵州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重点项目的电影《浴血困牛山》目前正在点映中。这是我省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整理的一个重要成果体现。近年来,我们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研究、传承红色基因方面作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做好研究阐释。深入挖掘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内涵、价值,为红色资源的认定、分类提供学理支撑。进一步深化对遵义会议、中共贵州省工委、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等的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研究,宣传阐释遵义会议精神基本内涵,发表有关重要理论文章20余篇。

二是强化史料挖掘。对红军与镇宁布依族首领陆瑞光“弄染结盟”重要史实研究方面,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深入查找原始档案,经专家研判最终得出结论并对外发布,统一了关于这段重要史实的描述。我们还深入推进“困牛山红军集体跳崖千古壮举”“毛主席剑河送毛衣”等史实研究,丰富历史细节。

三是修好“红色家谱”。完成《中国共产党贵州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的修订再版,组织编写出版《贵州红色故事丛书》《贵州革命烈士传》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史著作40余部,为党员干部、群众了解贵州红色文化、学习贵州党的历史提供鲜活教材。

四是服务中心大局。完成遵义会议精神时代价值、贵州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贵州红色资源调查整理利用等重大调研或资政课题。开展红色旅游景点中英文解说规范工作,对用好红色资源强化党性教育进行研究,提供工作参考和建议,更好地让历史照进现实。

五是讲好党史故事。创新宣传宣讲方式,组织全省党史系统开展“党史宣讲1+N”活动100余场,以1名党史专家作史实讲解、1名或多名专家作理论阐述或精神传承的形式带动全省党史宣传“七进”工作。组织摄制关于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党史短视频、微电影,在各类媒体播放。整合宣传力量,举办长征论坛,邀请长征沿线省(区、市)党史部门专家代表参加研讨,共同打造长征文化研究品牌。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史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谢谢大家!

贵州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能否介绍一下《条例》出台的过程和主要内容?

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姚智勇:

感谢您的提问。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既是历史的责任,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人民的期盼,以法治护航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是长远之策。

根据省委决策部署,省人大常委会将制定《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列入2024年立法计划,常委会法工委会同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局、省档案馆、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教科文卫委、省司法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组成立法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推进立法进程。

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下,《贵州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条例》于2024年11月15日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分总则、调查认定、保护管理、传承利用、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七章45条,下面我从以下四个方面介绍《条例》的主要内容。

一是突出保护优先。《条例》设立保护管理专章,规定在组织编制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专项规划时,应当体现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要求;规定红色资源实行保护责任人制度;规定红色资源的修缮、修复、复制、拓印,应当遵循尊重原貌、最小干预的原则,并依法取得批准;规定政府及其部门开展红色资源保护状况监测和评估。

二是聚焦传承利用。红色资源蕴涵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凝聚着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智慧。《条例》设立传承利用专章,规定坚持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以及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实施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改革开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的研究阐释,发挥红色资源固本培元、凝心聚力、铸魂育人、推动发展的作用。

三是明确红色资源的概念和载体。《条例》与省红色资源认定标准相衔接。规定红色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形成的具有历史价值、教育意义、纪念意义的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明确红色资源主要包括:重要旧址、遗址、纪念设施或者场所等;重要档案、文献、手稿、声像资料、口述历史资料和实物等。

四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和名录制度。明确省和市州按照规定建立以党委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和机构为成员单位的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宣传部门,同时明确联席会议机制及其办事机构的工作职责,县级可以参照建立相应机制。规定我省建立红色资源分类、认定、名录制度。明确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红色资源认定标准并组织实施。红色资源名录实行动态调整。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新华社记者:

近年来贵州旅游持续火爆,到遵义、黎平等地红色旅游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能否介绍一下贵州的红色旅游情况?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吴涛: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遵义会议纪念馆共接待游客907万人次,同比增长197%,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我省红色旅游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更彰显出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勃勃生机与广泛魅力。

多彩贵州四季皆美,处处是景,全域可游。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生动实践。我们依托全省2000多处革命遗址、750多处长征文物等红色资源,围绕18处全国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1处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19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重要场所,深入推进长征文化遗址、抗战遗址、三线工业遗产等融合发展,努力构建红色旅游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党性教育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的新格局,红色旅游正成为我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助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们努力打造精品,围绕遵义会议会址、黎平会议、四渡赤水、息烽集中营等重要红色纪念场馆,每年精心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联合上海启动“从初心之地赴转折之城”红色旅游系列活动,“红色贵州·雄关漫漫”等3条线路入选2021年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指导市场推出近百款红色旅游产品,运用AR、VR等技术打造沉浸互动式红色体验项目,开发贵州红色旅游数字地图APP,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红色旅游体验。

我们着力塑造内核,联合打造“重走长征路·奋进新时代”党性教育品牌,建设省级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10个,开发红军长征专题课程和现场教学课程11门,实施完成24个红军长征村、57条长征历史步道建设,打造“长征文物主题游径”,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研培体验活动,让大家亲身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时代价值。

我们全力推动融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旅游模式,将红色旅游与“黄小西吃晚饭”等重点景区相结合,策划推出亲子游、研学游等多样化的选择,满足游客的多元化兴趣和需求。我们坚持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振兴同发展,大力推动红色乡村旅游,带动周边群众参与餐饮、住宿、农特产品销售、景区运营等方面旅游服务,实现创业和就业富民。

2025年,我们还策划推出20条红色旅游线路,这些线路覆盖各市州,串联起“10+1+2”(10家5A级景区、西江千户苗寨、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景区度假区。在明年4月30日前,定制贵州红色旅游线路的全国游客,将享受线路行程里所有国有A级旅游景区门票免费优惠,诚挚邀请朋友们来追寻红色足迹,感受伟大远征,体验山水之美,领略贵州魅力!

感谢大家对贵州文化旅游的关心和支持,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据相关数据显示,90年前红军长征中大部分为年轻人。我的问题是,贵州在利用红色资源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陈云坤:

谢谢您的提问。在回答前,我先简要介绍一下我们红军小学的建设情况。1935年,遵义娄山关见证了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2008年,全国第一所红军小学——娄山关红军小学正式建成投用。今年9月1日,石阡困牛山红军学校正式授旗授牌。现在,贵州的红军小学已经达到了20所。“辉光所烛,万里同晷。”新一代的青少年踵事增华、熠熠前行、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近年来,我们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从课程建设、研学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着力推动红色文化进校园,打造一体化铸魂育人新格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是强化课程建设,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校馆携手打造“娄山雄关铸魂育人”“猴场会议里的开学第一课”等系列精品思政课程。开发“红军长征在贵州”“百年红色贵州”“赤水乌蒙”“红飘带”——长征与贵州红色文化等网络选修课程,开设“观红色长廊学光辉党史”主题课程,联合开发“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红军长征在贵州”等通识教育课程。组织高校编撰《远方》《林青——远方的故事》等红色教育读本,《长征故事进校园教师教学用书》《红色塑魂》《黔东北红色文化》《红色号角》《红色茅台》等特色校本教材。以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为载体,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省内高校协同创新、合作共建红色文化开放课堂。部分高校将参观校史馆纳入新生开学第一课,全省中小学以“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以“红军山下讲长征、会址楼前学党史、红色基因代代传”为主要内容,组织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今年9月,主动策划,与江西省、陕西省教育厅联办2024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课特别节目《长征精神之美》。“实景讲述+史料呈现+云端播放”的新颖形式获网友广泛关注,节目视频全网点击、点赞和播放总量超2亿次。

二是强化研学实践,打造实践育人大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按照“红色赓续类”“文化传承类”“时代召唤类”三个类别遴选建设的49家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部分已面向社会免费开放。指导遵义市内学校和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伟大转折》剧场等147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结对合作,多家高校与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贵州省博物馆、黎平会议纪念馆等研学实践基地合作,拓展研学实践圈,上好“行走的思政课”。今年6月,与北京市、上海市、湖南省等6省(市)联合成立“全国红色文化育人共同体”,共建共享精品课程、实践研修等资源,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续写美育浸润新篇章。连续十七年举办全省中小学生“贵青杯”系列活动,连续十九年举办“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校园文化活动月,擦亮“薪火黔行”思政品牌,通过举办红色文化创新赛事,持续引导全省大中小学生树立与时代同向、和祖国同行的价值追求。打造“一校一品”校园原创红色文艺剧目,如遵义师范学院歌舞剧《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安顺学院舞台剧《王若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歌剧《邓恩铭》等。推进红色艺术精品巡演展演,以红色文化丰富美育教育,启迪学生向美而行、循美而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去年以来,贵州打造的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非常火爆,可谓一票难求。能否介绍下贵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亮点成效?

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省红色资源保护管理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谢念:

谢谢您的提问。“红飘带”是贵州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锻造红色文旅新业态新地标的代表性成果。今年夏天,“红飘带”迎来参观热潮,最多时每天11场演出仍一票难求。这充分彰显了红色文化强大的感召力和蓬勃的生命力。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创新展现好这段史实,是我们对革命先辈的礼敬、对伟大精神的尊崇、对光辉历程的缅怀。这些年来,我省坚决扛起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的使命任务,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展现出不少亮点。

我们高标准保护,传承基础不断夯实。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长征文物保护,11个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储备项目,向国家文物局上报200多个立项计划书,实施长征文物保护修缮项目140多个,全省长征文物和文化资源得到更好地保护传承。

我们高质量建设,项目建设硕果累累。大力抓好遵义会议纪念馆的保护展示工作,前期完成了基本陈列展陈提升,整治提升了周边环境,近期正在实施数字化优化提升,将在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前完成相关工作,届时将以新的面貌迎接广大观众。打造展示长征文化的“双子星”——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和《伟大转折》剧目;探索红色文化与交通服务融合,建成重遵高速公路大娄山长征主题特色服务区;建成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园、乌蒙山回旋战遗址遗迹保护展示园;完成一批长征历史步道、红军长征村保护建设等等。

红色,是多彩贵州最鲜明的底色。随着我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批重点、特色项目建成,这一底色更加鲜亮。这里,我着重再介绍一下“红飘带”和《伟大转折》。

“红飘带”于2023年10月建成试运营,受到广泛关注,先后荣获国内权威机构颁发的10余个奖项。“红飘带”突破依赖实物、图片、文字展示红色文化的传统路径,以数字化、艺术化的手段展示长征文化,以全新方式呈现和诠释了伟大长征精神。项目位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紧邻龙洞堡国际机场,致力打造多彩贵州文旅“第一站”。采用了目前业界最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国内最大的双曲幕剧场、多套超大荷载吊挂设备、超大弧形透声幕等先进设备,以全息影像、虚拟现实、三维动画、多媒体声光等前沿数字科技为主要手段,取得了良好的展示效果。试运营以来,合计演出9900余场,接待超100万人次。

2024年1月,《伟大转折》剧场在遵义建成,《伟大转折》剧目试演,至今已演出800余场、观演28万余人次。《伟大转折》剧目量身打造了一个可实现360°自由旋转、震撼“环幕”、真实水景、8D音效环绕的舞台,通过巨幕油画、战场硝烟、山水共舞、环绕音效等技术运用,将“人、声、光、水、电、影、景”完美融合,艺术再现《伟大转折》历史画面。

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到访体验“红飘带”与《伟大转折》。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光明日报记者:

据了解,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是贵州“四大文化工程”最重要组成部分,能否介绍下目前进展成效如何?下一步又有哪些重点举措?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

谢谢您的提问。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是贵州实施的“四大文化工程”之一,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系列重要指示的具体举措,旨在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繁荣多彩贵州文化,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凝聚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新篇章的强大精神文化力量。

红色文化重点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印发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压实工作责任,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在推动建好用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上有新成效,我们全力推动标志性、引领性项目建设,一体推进4类主体功能区、6大重点工程和14个展示园、10条展示带及相关展示点建设,实施遵义会议会址展陈提升及环境整治、石阡困牛山战斗遗址保护展示、红军长征历史步道等近170个重点项目,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四梁八柱基本成型。

在推动红色文化研究阐释上有新成果,我们加大社科基金支持力度,深入挖掘史实,研究红色文化资源所承载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头故事,总结提炼遵义会议精神基本内涵,阐释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推动构建红色文化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在推动红色资源系统性保护上有新作为,我们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编制省、市、县三级长征文物名录,公布全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对纳入革命文物名录的文物建立修缮保护计划,分类分批做好修缮保护工作,实施长征文物保护修缮项目140多个,推动红色遗址遗迹系统性保护见实见效。

在推动红色文化整体呈现上有新进展,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优化重要红色纪念场馆展示展陈提升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的指导意见》,系统谋划遵义会议等10个重要红色纪念场馆的展陈提升,充分运用最新科技手段,强化场馆和展陈的互动式、沉浸式体验,推动形成一体贯通、各有侧重、点面结合、特色鲜明的展示格局;在推动红色文旅融合发展上有新亮点,我们支持打造提升红色文化产品品牌,鼓励红色文化主题文创产品研发设计,推动红色文化产品产销入驻主要景区,推出红色旅游经典线路,推动红色景点串点成线,持续深化“重走长征路”等红色研学活动,全力打造红色文化体验旅游的新范式,推动红色文旅持续火爆出圈。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抢抓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机遇,高质量做好红色文化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展示展陈、文献集成、文艺创作、文旅融合、传播推广、队伍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全面提升全省红色文化整体呈现水平,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丰富红色资源,传承好、弘扬好红色传统,推动红色故土成为焕发勃勃生机的红色沃土。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