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山关上的红色传讲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潘德玉
1935年,中央红军在娄山关进行了两次重要战斗,第一次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第二次取得了长征以来的首场大捷。
雄关傲首,征程漫漫。位于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和桐梓县娄山关街道交界处的娄山关,历经岁月冲刷,巍然屹立。几十年来,一代代红色传讲人在这里深情讲述那一段壮怀激烈的红色故事,启迪后人、追思奋进。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奋进是最深的告慰。在即将迎来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遵义市桐梓县,跟随几名娄山关上的红色传讲人,聆听他们口中的红色历史回响。
“听故事的人变成讲故事的人”
走进红军长征在桐梓陈列馆,一张独腿将军钟赤兵的旧照引人驻足。
“在娄山关战斗中,钟赤兵右腿被子弹打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多次反扑。他半个月内接受了3次不打麻醉的截肢手术,凭单腿爬雪山、过草地,走完长征……”
独腿将军的故事,陈列馆红色讲解员严家嫒记不清讲过多少遍。但她记得,每次讲完,大家都很动容。“在长征路上,像这样铁骨铮铮的红军战士还有很多,我有责任把这些红色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严家嫒是土生土长的桐梓人,从小听着爷爷奶奶讲的红色故事长大,渐渐在心里种下了红色“火种”。
担任红色讲解员两年多来,她坦言工作状态是“高压下的松弛”。“敬畏心很重要,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别人看到的我游刃有余,实际上神经是时刻紧绷的。”
起初,有播音功底的严家嫒认为,讲解只需要把稿子背熟,字正腔圆地念出来就好了。实践中,她发现这样并不奏效,因为听讲的有学生、有专家、有游客,大家对历史的接受程度不尽相同,若是不动感情地讲,听者也会敷衍了事。
“我想让更多人铭记并发扬老一辈革命战士的红色精神,引起共鸣很重要。”严家嫒慢慢尝试因人施讲,给学生尽量讲些通俗易懂的英雄故事,带省外游客现场打卡熟悉的影视作品场景,和专家学者更多的是互相学习补充。
从那以后,严家嫒感到,讲解不再是一个单向传递,大家的交流多了起来,听故事的人也变成了讲故事的人。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12月19日下午,桐梓县委党校教师王雯带着该县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初聘培训班的学员,沿着娄山关奇兵步道,重走长征路。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王雯主要负责现场教学。5年多来,这条路她走过100余次,从最初的艰难前行,到现在越走越轻松。她说:“这份轻松,是当年红军在前有阻敌、后有追兵的勇毅前行换来的。”
“因为苏区纸币在红军离开后是不能继续使用的,于是红军派一名司务长和两名战士返回检查,用银元兑换回苏区纸币。然而,他们不幸落入敌人手中。为了获取红军的行动情报,敌人把司务长捆绑起来,施以种种酷刑也没能让他屈服。直至被害前,司务长还大声高呼:红军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红军司务长血染尧龙山的故事,一直在黔北大地上广为传颂,王雯就是讲述人之一。听着她的讲述,学员们眼含泪花,愈感脚下土地之厚重。
“精神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正是那些艰苦卓绝的跋涉,才换来我们的幸福生活。”王雯坦言,“每一次重走长征路,学员们都陷入了沉思,我想这也算是红色精神在他们心中的激荡。”
如何不断跨越前进道路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王雯也有自己的规划,她相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希望开设更多精品课程,让重走长征路成为常学常新的红色课堂。”
“红军的恩情,我们不能忘”
在点金山和大尖山之间的一个垭口,有一块“红军坟垭口”的墓碑。
碑上刻着两段文字,一段讲述了娄山关大捷的历史背景,另一段写着:娄山关战斗结束后,给红军带路的梁昌元、钟吉元等当地群众掩埋了在该山垭口及附近牺牲的红军烈士,筑坟6座,每座安葬1至7人。“红军坟垭口”由此得名。
今年75岁的钟庆武是钟吉元的儿子,他从未上过学,却在娄山关上用一种特别的方式让这段历史传颂开来——一家三代为红军守坟。
“老前辈,我又来看您了,一年只能来看您几回,您莫介意,好好在这里安息吧,等过年我和娃儿些再来看您。”12月19日下午,钟庆武在自家菜园除完草,又去看望红军了。见到碑旁有倒下的枯树,他挥起镰刀,埋头清理。
故事在钟庆武的讲述中清晰起来:1935年2月的一天,父亲为一支红军部队带路,走到垭口处时,敌人的子弹突然从四面八方射来。一位红军战士将父亲扑倒在身下,霎时间耳边子弹射击声嗡嗡作响。等父亲爬起来才发现,红军战士满身是血,没有留下一句话,也不知道他的名字。父亲把红军队伍带到目的地后,返回垭口将牺牲的红军战士简单安葬。
“红军的恩情,我们不能忘。他留在这里,我们也算是他的后代了,不照看好怎么行?”
钟庆武说,父亲在世时经常给他讲红军过村时的故事,男人们自发给红军带路、背子弹,妇女们就帮红军补衣服、编草鞋,常常说到流泪。现在,他也时常把父亲告诉他的红军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如今,钟家三代为红军守坟的故事还在娄山关上继续。他们,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精神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