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带动百姓富——雷公山保护区人工商品林赎买惠及千余群众
人工商品林赎买动员大会。(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警
冬日清晨,在黔东南州雷山县方祥乡陡寨村,一垄垄茶树在云雾中若隐若现。40岁的村民杨昌明戴着斗笠、身披雨衣,穿行在自家的茶园里进行覆土管护。
保护区内不能新修公路,不能砍树、不能打猎、不能采挖药材。不仅如此,由于守着自家山林不能砍,老百姓房屋改造还得从保护区外拉木材进村,费时费力,成本又高。这样的情形,曾经是地处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腹地的陡寨村的真实写照。
禁止砍伐林木,保护区的林农没有了“靠山吃山”的经济来源。国家给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每亩公益林每年16元,即使是拥有100亩公益林的大户,一年的补助也仅有1600元,“群山得绿而林农无利”的矛盾日益凸显。
2021年8月,省林业局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贵州省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2021—2025年)工作方案》,计划投入4.1亿元,在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开展人工商品林赎买工作,省级财政按照每亩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全额赎买,拟完成赎买改革试点任务8.2万亩以上,旨在恢复天然林,提升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碳汇能力。同时,保障林农利益,促进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发展,稳定林业经济。
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依托该方案,在辖区重点生态区位开展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人工商品林赎买,每亩山林林农可获得4800元补偿,村委会获得200元作为村集体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得到解决,林农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以前只能看着山上的树干瞪眼,现在不用砍树就能获得收入。”2022年,杨昌明通过赎卖自家的44.9亩林地拿到21万元,发展了4亩茶园和7亩生态稻田养鱼,既增加了收入,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在台江县南宫镇石灰河村,村民邰秀忠也因人工商品林赎买改革实现了生活的转变。去年初,她搬迁到县城后,因缺乏技术和文化,只能打些零工。8月,她家赎卖27.52亩林地,拿到14.49万元后,在农贸市场租了摊位销售农产品。
“我卖的就是我们石灰河的田鱼、土鸡、蔬菜等特色产品,都是生态绿色产品,生意还不错,每天都有一两百元的稳定收入。”邰秀忠高兴地说。
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的人工商品林赎买行动,不仅改善了林农家庭的生活,还壮大了当地的村集体事业。雷山县丹江镇乌东村利用赎卖得到的集体资金,修缮防火应急道路,提高森林防火能力,改善了森林景观。村里还购置芦笙和音响设备,用于举办传统节日活动,带动餐饮和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兴旺。
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赎买结束后,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登记为雷公山保护区所有,丰富的森林资源纳入统一生态管理体系,不仅提升了森林资源的管理效率,减少了村民在保护区内开展生产的风险,还有效保护了珍稀动植物的栖息地,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截至目前,雷公山保护区管理局已完成2021年至2024年重点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任务,共完成赎买面积8808亩,兑现赎买资金4404万元,惠及4个县、5个乡镇、15个村244户1020人,户均收入18万元,人均收入4.32万元。
如今,雷公山保护区的村庄里,生态美带动百姓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愈加鲜明。
■新闻链接
“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赎买”,是指政府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内回购或购买人工种植的商业林木。其生态效益包括恢复天然林,提升水源涵养、防风固沙,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森林碳汇能力,从而改善整体生态环境。在经济效益方面,赎买通过补偿保障林农的利益,减少林农对单一商业林的依赖,降低市场波动风险,提升林业经济的稳定性,促进林地合理利用,推动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发展,增强地方经济,实现乡村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