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产业兴 村民富 冬季枫香别样美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潘树涛 程佩佩
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正徐徐铺展。青瓦白墙、木制雕花窗、整洁的街道与错落有致的房屋,构成了一幅和谐的乡村图景。沿途,金黄色的银杏叶点缀其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温暖与活力。
驱车进入苟坝村,一栋新修建的民宿映入眼帘。宽敞的小院内,繁茂的绿植与智能化家居设施相得益彰,营造出一种温馨舒适的氛围。苟坝村党支部书记吕松介绍,这是村里投资50多万元新建成的民宿,拥有8间房10个床位,自12月开始营业以来,便受到了游客的欢迎。
苟坝村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89年前,在这里召开的苟坝会议,是遵义会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用好这一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文化,枫香镇于2014年提出了“生态立镇,旅游兴村”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苟坝村红色旅游发展。
经过几年的努力,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苟坝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也于20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据统计,2023年景区接待游客达到了118万余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437万元。如今的苟坝村,已经成为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的热门目的地。
在苟坝村,除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还有着“杜仲之乡”的美誉。2009年,在广东从事杜仲加工行业十多年的苟坝村村民费元开回到了家乡。他与村里有经验的几位合伙人一起,成立了村里第一家合作社——红枫圣源林业专业种植合作社,专门从事中药材种植与加工。在他们的带领下,苟坝村的杜仲产业再次焕发了生机。
如今,苟坝村杜仲树种植面积约4500亩,其中集中发展杜仲矮化密植1850亩。2023年8月,苟坝村还争取到了乡村振兴资金250万元,用于建设杜仲加工厂。该厂于今年4月投产,目前产值已达800万元,带动了800户村民增收。
“红色苟坝,乡愁花茂”,是枫香镇乡村图景的一个缩影。在距离苟坝村不远处的花茂村,同样展现出了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曾来到这里,沿着土墙和木栏相伴的乡村小径,感受着这里的乡愁与美好。
促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花茂村获得了“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和“贵州省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等称号。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0948元增加到2023年的25479元,村集体经济积累也从2014年的16万元增加到2023年的1297万元。
近年来,枫香镇以“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为依托,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村庄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显著提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展望未来,枫香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立足“红色苟坝·绿色花茂·乡愁小镇”的发展定位,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提高旅游综合收入,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