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老区展新颜 振兴在路上

2024-12-18 贵州日报 雷刚

014.jpg

娄山关隘。(遵义市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远柏

       编者按:

    赓续红色血脉,红色铸就传奇。在贵州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各族党员干部群众坚持守正创新、担当实干,紧盯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记者深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左右江革命老区中我省部分县市,点面结合开展行进式观察,重点挖掘革命老区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区域发展等方面的典型案例,从红色印迹中追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展现革命老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的生动实践和发展新颜。

      “太震撼了!”遵义会议纪念馆里,有一道特别的数字“文物墙”,游客只要点击“墙”上的图片,里面的“文物”便会跃然眼前。目前,遵义会议纪念馆80%的文物都实现了数字化“上墙”。展陈方式从静态被动向主动交互转变,观众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触摸”文物“对话”历史,互动性得以增强,受到游客欢迎。

       荔波大地,绿水青山。“这里满眼皆绿,空气中负氧离子丰富,感觉都要醉氧啦。”来到被誉为“地球绿宝石”和“全球最美喀斯特”的黔南州荔波县,广东游客张敏对这里的良好生态赞不绝口。

       初冬时节,行走贵州大地,这片写满红色记忆的热土,生机勃勃。

       “这款作品销路不错,纯手工编织,一件售卖上千元。”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娄山关社区返乡创新创业一条街,遵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藤编技艺传承人马毅,正忙碌着给藤编椅打包,等待快递员取货寄走。通过线上销售,马毅店里的藤制工艺品每年销售额达到了50万元。

       从2009年十几万元到现在的上千万元,返乡创新创业一条街上的藤制工艺品销售额逐年攀升,板桥藤编已成全国知名品牌。

       马毅还是“雁归来”客栈老板。客栈有30多个床位,夏天迎接避暑游客时供不应求。如今,这条街有100多家民宿、农家乐。今年,娄山关社区接待避暑游客2万人次,户均增收5万元。

       娄山关——游客对这3个字不陌生。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二渡赤水后,再次攻下巍峨险峻的娄山关,取得了长征以来 首次大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同志创作了气势磅礴的《忆秦娥·娄山关》。

       如今,娄山关不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娄山关景区核心区,还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贵州重点建设区遵义片区重点项目所在地。这片红色热土焕发新活力,红色旅游蓬勃兴旺。

       “在我们的民宿可以清晰地观赏到世界第一高桥的全貌。”花江村布依桥缘居民宿负责人卢裕艳说。

       位于北盘江畔的黔西南州贞丰县平街乡花江村,1935年4月,红三军团十一团主力在这里阻击敌军,掩护大部队顺利渡过北盘江,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以花江铁索桥红军长征阻击战遗址公园为主体的小花江景区,2022年被评定为AAA级景区。

       如今,在当年红军战斗过的花江铁索桥旁,花江峡谷大桥即将建成,建成后将成为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花江村正依托资源优势探索“红色+”文旅融合之路,红色旅游已经“起飞”。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贵州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内部给力,向外发力,以超常规举措推动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今年10月底,55辆“贵州造”新能源客车,分两批次经由中老铁路首次出口老挝万象,这是首次以非集装箱模式发运国际班列。

       深化“东部+贵州”合作模式,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重点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日韩等地区加快扩大开放,坚持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作出贵州贡献、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中赢得贵州发展。

       2021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强调: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今年国庆期间,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每天接待游客超过1.5万人次。这里以秀美山水为代表的自然风景、以香甜黄粑为代表的特色小吃、以精致苗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产品,已成长为叫响市场的富民产业。

       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加速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贵州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

       贵州是红色热土。遵义、铜仁全境纳入湘鄂渝黔革命老区;黔西南州全境、黔东南州和黔南州部分地区属于左右江革命老区范围。贵州是红军长征途中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省份;这里,万里长征中的伟大转折彪炳史册;这里,各族儿女与中国共产党血肉相连、命运与共,在不懈奋斗中,书写着摆脱贫困、全面小康的“千年之变”。阔步强国路,奋进新征程。如今,这片革命老区、红色土地,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贵州篇章。

黎平:红色沃土盛开发展花

015.jpg

黎平翘街。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向颖羿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颖羿

       时值初冬,在黔东南州黎平县少寨村旁,清澈的八舟河正静静流淌。河上,一座杉树板搭建的简易木桥是长征留在这里的红色印记——少寨红军桥。

       “我住在红军桥边,从小听着红军桥的故事长大,也看见很多人来到这里感受红色历史。这也是我选择在这里发展民宿的理由。”少寨村居民黄琼说,自己在2017年于桥边开的红军桥民居接待点,为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提供食宿服务。如今,旅游旺季时,每天能接待数百人,一年的收入能达到20万至30万元,让她感受到了红色历史为当地带来的发展效益。

       作为中央红军入黔第一城,地处湘、黔、桂交界的黎平又被称为“曙光之城”,在这里召开的黎平会议,被称为“伟大转折的起点”。如今,这片充满红色印记的土地,不断赓续红色血脉,依托红色资源取得新的发展成果。

       “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既是我们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黎平会议纪念馆,研究馆员杨祖华介绍着黎平的红色历史,他说,黎平县依托烈士纪念设施、英烈故事、黎平会议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强化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利用节假日大型活动、进校园、进社区等时机,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品牌,讲好黎平故事,推进红色文化保护传承。

       如今的黎平,正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和红色血脉的激励下大步向前,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黎平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工业基础不断夯实。深入实施工业倍增行动,风力、光伏等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达51万千瓦。大力实施“强县城”行动,深入推进城镇“四改”,城市活力不断增强。

       农业产业提速增效,“两茶一药一畜”主导产业产值达34.6亿元。围绕创建“全国林下经济产业示范县”目标,林下经济产值达13.5亿元,农业产业基础更加稳固。

       文化旅游全面复苏,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旅游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旅游+”融合发展力度不断加大,持续推动文旅产业“融湾入海”,吸引粤港澳大湾区游客40.6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5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3亿元,同比增长44%,旅游产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如今,一朵朵绚烂的发展之花,正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盛开。

印江:“会师柏”见证九十年沧桑巨变

013.jpg

印江自治县木黄会师广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聪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聪

       初冬之际,暖阳宜人。在铜仁市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五甲村,一棵古柏枝繁叶茂,静静地伫立在公路旁。苍翠的树叶在阳光映照下轻轻摇曳,似在诉说着往昔峥嵘岁月。

       这棵古柏树龄在1100至1200年之间,高达70米,树冠覆盖面积达180平方米,胸径为3.2米。据传,20世纪80年代初,萧克将军来到印江,在这棵古柏树下触景生情,挥笔写下了著名的《怀梵净山》一诗,并将此古柏命名为“会师柏”。

“这棵古柏见证了90年前的光辉历史,也见证了革命老区90年来昂首奋进、砥砺前行的历程。”当地干部介绍道,“会师柏”已成为当地传承红色血脉的地标。

       这棵见证了红二、红六军团胜利会师的古柏树,正见证着新时代革命老区的绿色崛起。

       迈步“两山”之路的印江,多年来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全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红三军曾驻扎数月之久的刀坝镇,2018年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黔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在该镇下寨坝、田坝、青狮、毛坝、洞沟、来安等6个村流转1200亩土地,用于种植“红美人”柑橘。

       今年,“红美人”迎来大丰收,预计产量在60万斤以上。在电商直播的助力下,该镇的“红美人”远销省内外大市场,日销量超过3万斤,还带动周边150余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如果说一棵柑橘树托起了老区人民致富的希望、推动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步伐,那么一棵绿茶树则展现出印江党员干部改革创新、逐绿向新的风采。

       明清时期,印江茶已香飘全国。得益于梵净山的天然环境,印江绿茶以其自然天成、品质优良而著称,并于2011年荣获“中国名茶之乡”称号。

       目前,印江茶园面积已扩展至26.5万亩。每年清明前后,全县260多家茶企集中开采,全力生产。然而,春茶季过后,大多数茶叶加工厂便停工,仅有少数几家继续生产少量大宗茶。

       为突破茶园效益不高、茶类品种单一等问题,印江自治县委、县政府经过深入研判,形成了“稳规模、育主体、提质量、拓市场、促产销、融文化、创品牌”的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决定以红茶作为突破口,研发印江独有的红茶产品——印江花果红。

       “印江花果红”茶的成功创制,极大地提高了该县茶青的下树率,促进了茶资源的充分利用,延伸了茶产业链条,既满足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需求,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茶产业经济效益。

       老树发新枝,老区展新颜。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红色精神激励着印江各族儿女砥砺奋进,开创发展宏图,铸就美好生活。

荔波:革命火种孕育板寨红

012.jpg

游客在荔波小七孔景区游玩。乔啟明摄(贵州图片库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郎艳林

       出荔波高铁站,向南驱车一个多小时,穿越茂兰喀斯特森林腹地,就到达毗邻广西的黎明关乡板寨村。进入村寨,“世遗胜地,革命板寨”的大字熠熠生辉。1930年初,为摆脱国民党重兵的围剿,保存革命力量,红七军前委决定游击黔桂边区,在思恩遇敌,兵分两路进入黔境。1930年4月16日,军长张云逸率第二纵队从广西经黎明关进驻板寨。之后,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率第一纵队赶到板寨,会师于此,并将军部设在了这里。

       “红七军是第一支进入贵州的红军队伍,在贵州高原播下革命火种。”红色讲解员罗芳细致耐心地为每一批前来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人进行讲解。

       红色是板寨村鲜明的底色。板寨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党校+红色现场教学点”模式,创新创优红色教育培训方式,打造集“红色文化、生态旅游、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链,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板寨村建立了黎明关党教实训基地,吸引了贵州省长征干部学院、各级党校等众多学员参与学习和教学。近年来,板寨村承接各级党校培训、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性教育及中小学研学达10万余人次,发展民宿10余家。

       产业兴则乡村兴。以前,板寨村村民祖祖辈辈依靠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收益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板寨不断强化村级产业发展,摸索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结合村情实际和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种植了350亩红米、150亩紫米、230亩蜂蜜脐橙以及椿芽、辣椒、甘蔗和桑树等特色产业,带动全村9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近务工,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以上。

       “我们先后推出了板寨红酒、板寨红果、板寨红米·紫米、板寨红椒等系列板寨红农特产品,实现了把农产品变成商品,增加了经济效益。”板寨村党支部副书记姚永岳说,2023年板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65万元。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如今,荔波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不断深化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争当贵州旅游发展的“样板”和“龙头”。

仁怀:酒旅融合续写新传奇

011.jpg

茅台镇。(贵州图片库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春燕

       12月2日,遵义仁怀市茅台镇革命老区红歌团团长张纯芳带领几名队员,漫步在赤水河边,为即将到来的年终表演活动物色场地。

       今年67岁的张纯芳退休后,发动茅台酒厂退休员工和社区居民成立了红歌团。如今,红歌团已经有60多名成员。每逢节庆或重大活动,红歌团便会在茅台镇1915广场、红军桥等地,表演《四渡赤水出奇兵》《老两口学毛选》《十送红军》等情景剧,传播红色历史故事,歌颂美好生活。他们虽不是专业的歌唱演员,但唱起红歌来却精神抖擞、慷慨激昂,成为展示茅台镇人民幸福生活的画面。

       红军四渡赤水第三渡的渡口位于茅台镇。这里厚植“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如神”的革命基因,有“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的鱼水深情故事。

       如今,每一个夜幕降临,茅台古镇便霓虹闪烁,流光溢彩。蜿蜒穿镇而过的赤水河,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以酒为媒、以游为道,借酒兴旅、借旅促酒。近年来,仁怀市把酒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大力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旅游”模式,加速国酒茅台工业旅游、白酒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今年1至10月,仁怀市接待游客量达907.3万人次,同比增长7.75%;旅游综合收入达113.34亿元,同比增长9.6%。

       赤水河奔流不息,这个红军当年书写传奇的地方,如今也续写出新的传奇。在酱香白酒引领下,仁怀市成为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连续获得全国百强县市、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等10多张沉甸甸的“国字号”招牌,成为贵州首个“双千亿”强市,跻升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一座工业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足的“中国酒都”跃动而出。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