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旅游发展
龚娜 钱孟龙
今年9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风光生态旅游线路位列其中,共涉及贵州4处世界自然遗产、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5处风景名胜区。为此,贵州要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资源优势,将生态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助力美丽贵州建设。
把握生态旅游政策导向,推动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一是聚焦生态旅游发展需求,强化政策法规保障。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制定严格的生态资源保护法规,出台专门的生态保护条例,清晰界定生态旅游开发的区域界限,坚定守好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打造契合贵州生态资源现状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二是优化管理开发模式,整合资源促进区域协同。跨部门协同处理生态旅游发展进程中的各类问题,针对国有生态旅游景区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全力探索更为高效的生态旅游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推动区域间资源整合与协同共进。三是完善规划引领方向,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剖析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结合国内外生态旅游市场需求走向,明确贵州生态旅游发展方向和目标。依据省“十四五”规划中的节能减排与生态环保要求,严格把控生态环境准入标准,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六个出新绩”要求,全面推进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深度挖掘生物资源,推动生态研学旅游发展。一是将研学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依托梵净山、荔波喀斯特、赤水丹霞和施秉云台山自然遗产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建立集观赏、科普和研学功能于一体世界自然遗产地科普教育中心,配备多媒体、VR(虚拟现实)等现代化的展示设备,生动展示当地独特的动植物种类、生态系统特征以及生物演化历程。二是打造生态旅游IP。精准定位贵州生态旅游资源特色,整合特色生态资源,加大对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瀑布资源等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的挖掘利用,将生态环境融入旅游产品中,丰富完善生态旅游的业态和品牌形象。三是开发多样化的生态体验旅游产品。加强与科研院校、专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长期的科研监测与实践基地,举办生物科学夏令营等,吸引大中小学团体以及爱好珍稀动植物的游客前来研学,促进生态旅游与科研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提升生态旅游文化内涵,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创新生态旅游体验过程。利用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地生态资源打造“民俗技艺体验专线”,如在苗族村寨学习苗服和银饰的制作技艺、在赤水丹霞利用竹林资源开发竹编工艺作坊、在荔波小七孔体验布依族土布染织技艺,将民族文化技艺深度融入生态旅游过程。二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设计出富有文化特色的村落与景点的主题线路,将苗族建筑吊脚楼、侗族建筑鼓楼和风雨桥等民族建筑与生态旅游路线完美融合,满足游客对于地方文化与自然之美的多元需求,提升旅游地的文化内涵与旅游品质。三是打造生态文化体验型产品。将自然遗产地景区与民族文化节庆活动相结合,在水族、瑶族聚居的荔波喀斯特景区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在苗族、土家族聚居的梵净山景区,组织土家族摆手舞、苗族芦笙舞等表演活动,让游客在生态旅游之余欣赏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习俗、传统舞蹈等,增加旅游的体验感和文化内涵。
加强生态景区串联,拓展生态旅游路线。一是设计喀斯特地貌旅游线路。串联兴义万峰林、马岭河大峡谷和荔波大小七孔等地,形成以欣赏喀斯特盆谷峰林、飞崖瀑布和峡谷激流等生态旅游奇观的地貌之旅。二是打造湿地生态旅游线路。以威宁草海为起点串联贵州宽阔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阳百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形成以体验观赏候鸟迁徙、探索湿地生态系统的湿地之旅。三是充分规划山地户外探险线路。串联赤水丹霞、梵净山和紫云格凸河风景区等,形成以户外运动领略丹霞地貌及地质变迁之美的山地之旅,丰富生态旅游的内涵与体验。
强化本土人才培养,构建生态旅游人才保障体系。一是加强高校生态旅游相关专业建设,与相关专业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根据生态旅游发展需求,调整和优化旅游专业课程设置,增加生态保护、民族文化、智慧旅游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培养生态旅游专业型人才。二是通过举办人才招聘会、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国内外生态旅游规划、管理、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到贵州工作,优化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加强与旅游企业合作,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科研机构建立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为生态旅游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理念,创新生态旅游发展路径。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贵州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本文系省艺术基金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2A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