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4.4万个 加快构建“电动贵州”产业链生态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管云 卢世容 杨学安
省政府新闻办12月6日召开“电动贵州”建设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介绍,我省将重点抓好产业发展、推广应用、示范引领及宣传引导工作,加快构建“电动贵州”产业链生态圈,努力实现“到2026年,全省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70万辆”的目标任务。全省有关单位和地方要坚持“公共领域+个人用户”双轮驱动,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同时,用好国家和地方以旧换新等系列优惠政策,定期调度各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情况,为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注入新活力。
补惩结合支持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高度重视运输车辆新能源替代工作,将结合行业情况,从给予高速公路通行优惠、给予报废并更新资金补助、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换电设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等4方面,支持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
在给予新能源货车通行高速公路优惠上,从2024年1月1日起,对通行省内高速公路的新能源货车ETC用户,享受ETC9.5折和新能源货车8.5折普惠性优惠减免。同时,在普惠性优惠减免基础上,对通行有差异化收费政策的路段、时段和车型,再叠加优惠,最高可享受优惠达3.6折。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全省新能源货车累计优惠减免金额达到746.57万元。
在给予报废并更新新能源货车资金补助上,将按照国家和省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部署,对提前报废国三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并购置国六排放标准新能源货车的,根据提前报废车辆时间、车辆类型等分类进行补助,最高补助14万元/辆。目前,报废并更新新能源货车资金补助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在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换电设施方面,将对高速公路服务区136个老旧充电桩进行升级改造,新增充电桩单枪最大输出功率提升至120千瓦以上。针对国家高速公路网“71118”主通道(G56杭瑞高速、G60沪昆高速、G69银百高速、G75兰海高速、G78汕昆高速)及重要景区充电繁忙的服务区,新增及改造充电桩单枪最大输出功率将达250千瓦以上。同时,将有序推进重卡换电设施建设。按照《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高速公路)电动走廊战略合作协议》有关内容,已选择2条路段开展重卡充换电站试点项目。其中,在G7521渝筑高速通道上采取“背包式”(后背式)重卡充换电模式开展试点工作;在G75兰海高速通道上采取“底盘式”重卡充换电模式开展试点工作。
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上,联合公安等部门持续开展治超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已开展流动治超1.76万次,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8757辆,监督卸载(转运)车辆8652辆,监督(转运)货物22.66万吨。同时,持续加强货运源头监管。截至目前,已开展源头单位巡查4059次,发现违法超限装载源头单位372家,向相关行业部门抄送违法超限问题线索679个,营造了货运公平公正良好氛围。
鼓励打造新能源重卡示范应用场景
新闻发布会发言人介绍,在《关于加快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强力推动下,全省各地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新能源重卡推广应用呈现三个特点——
增量成绩较为明显。今年前10个月,全省新增注册上牌新能源重卡617辆,高于近三年新增数量的总和。结合前期举办的多场产销对接活动,从目前掌握情况看,预计还将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应用场景与优势紧密结合。我省矿产资源丰富,煤、磷、铝、锰等49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资源优势就是运力保障。同时,我省矿山资源主要集中在山间,非常适合新能源重卡重载下坡反向充电功能的使用,既能缓解里程忧虑,又能兼顾节能减排。
央企国企带头引领新风尚。以贵州金元、成黔集团为代表的企业牢牢把握“富矿精开”重大决策,全力推动能源领域绿色转型。例如,贵州火电装机规模占比最大的企业——贵州金元近年来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关联合作企业优先使用新能源重卡,截至目前,已在省内推广新能源重卡919辆,建成换电站12座,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9万吨、减少运输成本约10%。
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之一,行业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其中以燃油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领域碳排放约占全部车辆碳排放的65%。在此背景下,我省还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继续支持企业创新推广应用模式,做好充换电基础设施保障,鼓励打造新能源重卡示范场景,全力推动新能源重卡上下游产业加快发展。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化解“充电焦虑”
省能源局相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全省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车桩比已达到2.5:1,初步建成了以市(州)所在地为中心、带动88个县、辐射1145个乡镇、覆盖185对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网络,基本形成了“桩站先行、适度超前”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可满足我省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充电需求。
截至10月底,全省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14.4万个,充电功率286万千瓦。其中,公共充电基础设施3.88万个,充电功率184万千瓦,平均单枪功率49千瓦,以直流快充为主;私人充电基础设施11.1万个,充电功率96万千瓦,平均单枪功率9千瓦,以交流慢充为主;换电站34座,换电功率6万千瓦,主要服务出租车、网约车、物流运输、电动重卡、私人乘用车等。
当前,我省正多措并举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规划引领。加强充换电基础设施规划研究,制定出台了《贵州省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7)》,明确了发展目标、建设重点任务等。
推进货运新能源应用。目前全省共投入使用电动重卡1540辆,煤矿端建成专用装卸通道53处,电厂端25处;加强城市公共区域充电站,目前已建成2629座。
加强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要求新建居住社区停车位100%配建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推动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大部分服务区建成充电设施3桩6枪,充电总功率达120千瓦至360千瓦。
加强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充电基础设施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年报告机制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发展。
出台分时峰谷电价。优化峰谷时段、拉大峰谷价差,有效降低用户充电成本。
搭建省级平台。组织建设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监控与服务平台,实现充电设施在线监测、充电运营数据统计分析、充电导航及远程监控等功能。
省能源局还明确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方向,比如2025至2027年度相关补贴重点支持电动重卡直流快充站、换电站建设,同时支持农村(乡、镇)地区公用电动汽车充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公用电动汽车快充站、车网互动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