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解读 充分发挥高新区融合创新作用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两者互为牵引、相辅相成。高新区作为科技创新的先行区和主阵地,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历史使命。贵州11个高新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聚焦“六大产业基地”,深入实施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贵州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建立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库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为抓手,不断健全培育体系,持续发展壮大创新主体。贵阳高新区出台《贵阳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工作实施方案(2024年)》《贵阳国家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政策实施细则》,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引育工作机制,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孵化培育、招商引资等领域形成合力。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76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7户、上市企业8家。铜仁高新区出台《铜仁高新区2024年科技创新大提升行动方案》,建立科技型企业、高企、创新型企业培育库,实行梯度培育。现有高企培育入省级培育库企业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4家。六盘水高新区出台《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于加快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措施》,激励引导企业扩“体量”、强“体质”、上“水平”。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47户、高新技术企业17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
推动创新平台提级。优化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高校院所携手建设高品质研发机构,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高能级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贵阳高新区推动贵州科学城扩容升级,打造服务全省、面向全国的战略性科技创新平台,已汇聚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27个,带动相关企业实现产值387亿元。黔南高新区联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共建贵州省首个高新园区大学科技园。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7个、州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遵义高新区组织企业联合中南大学、贵州大学、重庆大学等省内外高校院所申报创新平台,先后建成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贵州特征微生物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遵义分中心等平台,现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着力构建企业出题、政府牵线、院所答题、市场阅卷的成果转化机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切实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贵阳高新区建设贵州省技术交易市场,汇聚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集成果展示、技术交易、企业孵化、融资路演等功能于一体,面向全国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2023年,贵阳高新区完成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18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1亿元。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的产值(营收),占全区规模工业、规模科技服务业、规模软服业企业产值(营收)的比例均超过60%。毕节高新区组织开展科技企业技术发展需求收集及分析,对走访收集的问题认真研判予以解决。2024年以来,收集企业技术合同登记258个、成交额8.03亿元。碧江高新区抢抓东莞帮扶铜仁机遇,深化与松山湖高新区合作,组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离岸研发中心和技术转移中心。2024年,高新区实施研发成果转化项目2个、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8.27亿元。
加快人才资源汇聚。围绕产业链优化人才链,聚焦“引、育、留”关键环节,加速集聚各类人才资源,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动力源。聚焦“引”,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坚持直接引与柔性引并重,通过人才博览会、赴高校引才等多渠道多维度招才聚才。安顺高新区强化高层次人才补贴、学历和技能提升奖励、“人才种子引进”和“首年补贴”等政策兑现落实。鼓励引导企业用好“蓄水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岗位全部纳入申报。通过“银龄计划”,返聘多名优秀的企业退休专家。动员重点企业参与省校合作赴省外知名高校引才活动,邀请在校学生到安顺体验产业发展、自然风光、民俗文化,激发航空领域的优秀毕业生“想来”的念头。聚焦“育”,通过专题培训、“政校企”等模式,推进高校科研院所、职校与企业开展合作,建设产教融合基地,把培训培养办到企业、办到车间。贵州娄山关高新区与北京车库咖啡教育咨询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另聘请19名创业导师建立“人才共享服务中心”,围绕区域内重点产业,推进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衔接,开展权威专家“点单式”培训。聚焦“留”,持续优化人才服务环境,解决人才发展“头等大事”和生活“关键小事”,切实增强人才归属感。贵阳高新区落实“卡、钱、户、房、岗”政策,搭建人才阅读、健身空间等“8小时”外生活圈。累计聚集各类人才9.2万人,培养各级专家116名,其中国家级23名。
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科学确定首位产业和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超前谋划布局新产业新赛道,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布局落地,持续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贵阳高新区着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为特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为支撑的“两主一特一软”产业体系,建设航空发动机、微特电机、集成电路“三大生态圈”。主动谋划开辟低空经济新赛道,加快布局形成研发、制造、试飞、检测、维修、运营等一体化低空产业发展新格局;抢抓智能网联车路协同机遇,推动翰凯斯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开展自动驾驶测试,构建全域智能驾驶多场景。遵义高新区着力构建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产业,健康医药为特色产业,数字经济为潜力产业的“2+1+1”产业体系。探索发展人形机器人、干细胞、新型储能、智能传感器等未来产业,培育细分赛道研发优势,努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黔南高新区以磷及磷化工为首位产业,以精细化工、新材料、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化工产业舰队。初步形成“磷矿开采—磷矿选矿—湿法/热法磷酸—磷酸盐(肥料级、饲料级、食品级、电子级)—伴生资源/三废综合利用—生产性服务”的磷化工全产业链条,并形成了与煤化工、氟化工、钛化工、钡化工等产业共生耦合发展的格局,湿法净化磷酸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消防级磷酸一铵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构建“磷矿—磷酸/磷酸—铵—磷酸铁—磷酸铁锂”“硫酸镍、硫酸钴—三元前驱体—三元正极材料”的磷系和三元正极材料双产业链条。黔西南高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基础材料、特色轻工三大主导产业,已初步形成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黔东南高新区初步形成了以大健康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和生态特色食品为特色产业的“两主两特”产业体系。
(执笔:李冬莲 肖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