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邓小海
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是贵州积极应对旅游发展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当前全省旅游工作的总体目标。要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突出重点、系统谋划,以发展蓝图为引领、以世界级产品为核心、以精准化营销为突破、以国际化服务为关键,加快推进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
以发展蓝图为引领,凝聚全省上下强大合力。首先,增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政策引领。围绕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所需的吸引体系、设施与服务体系、品牌与市场体系等关键领域和环节,加快制定出台具有贵州特色的、科学完整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考核评价等政策文件。完善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多方联动合力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全省旅游抱团发展、跨区联动,破除各自为政、跨行政(部门)要素流动障碍和壁垒。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国有景区“三权”分置改革,特别是“9+2+2”景区,实行改革全覆盖。其次,增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引领。加快编制全省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精准确定发展定位,明确目标要求,统筹安排建设重点和时序。推动各市州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开展整体规划,引导各地各部门融合各类资源要素,聚焦投资精深开发,着力破解旅游产业要素跨区域合作开发、跨部门政策资金共享等重点难点问题。编制好世界级旅游资源开发规划,特别是围绕推动“9+2+2”特意性旅游资源转型升级,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不断提升贵州旅游的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
以世界级产品为核心,形成国际性吸引力。首先,重视世界级资源,奋力提升以重点景区、度假区为代表的特意性资源吸引力,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核心吸引源。对标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指标要求,精准系统分析我省“9+2+2”特意游资源在游客吸引、要素配套、业态供给、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短板弱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进行强链补链延链,做实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商品、文化体验等业态布局,奋力提升资源核心吸引力、品牌影响力、消费带动力。对“中国天眼”、世界级高桥、贵州茅台、阳明心学等世界级名片进行再认识、再思考,以新的发展视角、结合新的发展实际,加快资源价值转化。其次,推出“旅游+”“+旅游”特色产品,形成完整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力体系。依托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推出世界级体旅融合业态,依托茅台为代表的贵州酱酒推出世界级酒旅融合业态,依托“世界桥梁博物馆”推出世界级桥旅融合业态,依托多彩贵州文化瑰宝推出世界级文旅融合业态,重点推出世界级旅游精品线路,探索开发世界级旅游风景道、高铁主题班列等特色线路产品,提供多种旅游产品组合和线路服务。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建设、旅游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开发等方面给予重大支持,加快将世界级旅游资源打造为世界级旅游产品。
以精准化营销为突破,全力拓展全球性客源市场。首先,完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开放合作体系。积极举办和参加面向主要客源国、RCEP成员国的旅游博览会,持续做大做强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等现有国际开放合作平台。强化国际山地旅游合作,推进与东盟国家旅游城市合作,共建旅游友好城市、旅游姐妹城市,共拓国际客源市场,共享旅游发展经验。以东南亚等为支点,加强国际旅游市场推广“跳台”建设,梯度拓展海外市场。其次,提升国际旅游营销水平。努力构建贵州特色国际文化元素,实现符号化等价传播,加快形成鲜明的贵州国际旅游品牌形象。提升已有6个海外营销中心运营效率,加大国外推广力度,出台境外游客导入优惠政策。争取中央主流媒体平台对外推广,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发挥好自媒体积极作用。精准聚焦国际客源地,推动形成各地政府引导、旅游企业跟进的百花争艳、长效推广格局。
以国际化服务为关键,奋力补齐旅游服务质量短板。首先,加快构建与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相符的国际化旅游交通体系。进一步拓展直达国际航线,实施旅游交通“朝发夕至、通达覆盖”工程,根据游客流量适时加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入境口岸城市,特别是成都、昆明、南宁等周边城市的航班、高铁班次。其次,加强省域国际旅游环境便利化改造。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进行国际化配套,包含但不限于国际品牌酒店、米其林餐厅、国际旅行服务商、免税购物店等。在主要道路、景区景点等设置国际化的标识标牌,在外国游客集聚的站场、重要景区等活动场所增设外币兑换点,并提供更为便利的旅游翻译、国际通讯、智慧旅游服务。加强旅游领域多语言翻译设备智能化提升,加快建设国际语言无障碍旅游区。再次,实施旅游国际化服务水平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国际化服务水平,推进旅游行业服务质量国际认证。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本文系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专项课题〔23GZZB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