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字化 绿色化 安全化[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赋能工业产业焕新升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对于贵州新天鑫化工有限公司来说,暂时全面停产以启动技改项目,带来的经营压力不小,但在总经理甘立炜看来,这条路必须得走。作为一家主要经营黄磷产品的传统化工企业,该公司抓住大规模设备更新契机,加快实施了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在政府的支持下,现已投资4.6亿元对磷炉本体、原料库、烘干厂房、配料厂房、尾气洗涤系统以及公共系统进行改造建设,整体工程进度已达到90%。”甘立炜说,淘汰此前相对落后的生产工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后,新天鑫预计年产黄磷将从4.2万吨增至9万吨,年产值将从10亿元大幅提升至20.8亿元。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我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对“两新”工作进行全面系统部署。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工业行业是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头领域。贵州积极抢抓机遇,以设备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生产工业技术装备、废旧产品设备循环利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等为重点,赋能企业焕新、产业升级,不断提升工业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
推动关键领域设备更新
在升级后的新天鑫厂区内,一条全长300多米的全封闭自动化皮带装置将原料输送到生产线,减少重型货车运输,既清洁又低碳。通过智能化更新改造,公司用以前同样数量的员工,实现了产量翻番,同时产品质量更稳定。
“传统的化工行业生产流程繁琐,单纯依靠人工投料、控制阀门、巡视监视及预警等,难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同时存在安全风险。”甘立炜说,该公司将集散控制系统引入化工现场,实现了从原料投料到产品输出的自动化,完成了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通过一系列智能化、自动化的升级改造,新天鑫从传统化工向智能绿色化工方向大步迈进。
工业领域是设备更新的主要需求端。贵州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安全化三大方向,分类施策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国家电投贵州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2x660MW)油改气项目现已经完成锅炉点火“油改气”技术路线调整,“我们通过接入高压输气天然气管道及一座调压站,为金元织金‘上大压小’异地改建项目锅炉点火提供了天然气。”织金清洁能源公司设备管理部主管杜强说,项目路线调整后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生产期间每年可减少约600万元运行费用,采用天然气点火燃烧系统,项目在锅炉启动后将实现烟尘零排放。
根据贵州省工信厅等七部门联合出台的《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1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全覆盖,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80%、60%。
推动供需两端深化合作
今年以来,省工信厅先后组织开展了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民爆、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领域产销对接、供需对接活动,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畅通省内供给循环,通过全要素供需对接和全领域新产品推介,促进产业链全环节合作。
8月12日到23日,省工信厅组织吉利汽车贵阳生产基地生产的豪越L、嘉际L、帝豪醇电以及新上市的银河E5共计四款车,到安顺、遵义、毕节、铜仁等地开展新能源汽车产销对接活动。
“期间意向个人客户有400余批次,签订合同40多个,有10余家单位有购车意向。”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大客户中心商务经理陈昌武说,供需对接活动可以让各级政府、消费者全面了解吉利汽车生产的产品,以及在全国销售和出口等方面的情况,让“贵州制造”更加深入人心。
打通供需对接、服务赋能、典型引领等各个环节,通过面向全省征集了一批优质设备(产品),经过审核筛选出65个设备产品,形成首批供给清单。
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两只手”协同发力。“供需信息不对称、供需匹配不精准等问题,是制约大规模设备更新、产业加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影响因素。”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胡剑波认为,政府组织供需对接活动,搭建供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可让设备更新供需对接更精准、高效。
打好设备更新政策组合拳
经过前期申报,毕节明钧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二期900T/D玻璃熔窑绿色节能减排及设备升级改造项目被纳入工信部第一批推荐项目清单。
“此次对设备更新支持力度非常大,我们已申请获得1985万元国债。”该公司生产总监鲁小飞说,此次改造采用新型耐火材料和新型的、更加合理的窑炉结构,采用大容积蓄热室、分支烟道换向,增加各小炉助燃风量的控制,提高热效率,项目改造后热耗在原有基数上大幅减低,同时还具备了生产超薄、超大、超白玻璃的能力。
为加速推进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贵州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先后向国家推荐3批项目申请超长期特别国债。截至目前,南方乳业、贵州百灵、首钢水钢等3个企业改造项目获得支持。同时,向国家推荐151个有贷款需求的项目申请技术改造再贷款,毕节明钧玻璃技改项目等10个项目进入工信部第一批推荐项目清单。
我省梳理发布《贵州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政策一览表》,构建全方位的政策体系,引导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今年以来,通过财政专项资金、产业基金等手段,安排资金71.44亿元,支持430余户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南山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园一期扩能项目,在获得省级新型工业化基金1亿元支持后,确保设备更新改造等建设内容有序推进。今年7月第一条酸汤火锅底料生产线投入生产,其余新型智能发酵罐等设备正在抓紧安装调试。
“项目全面建成后,通过自主研发酸汤等系列产品核心生产工艺和第二代升级版智能化发酵等设备,创新数智化控制系统实现对酸汤发酵过程智能化精准调控,将有效实现酸汤酸度、风味、营养物质的数字化管理和精准靶向调控,持续提升酸汤风味和品质,实现年产酸汤系列产品10万吨以上。”南山婆副总裁胡顺庭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