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理论讲透彻 让宣讲更鲜活 与时俱进深化拓展“理论宣传二人讲”
编者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意见》提出,完善“理论宣传二人讲”等方式。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我省创新开展的“理论宣传二人讲”走深走实,11月22日至23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党校(省委讲师团)、省社科联联合举办的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暨“理论宣传二人讲”经验交流活动成功举行。活动组织现场观摩了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多场展示。在经验分享及工作交流活动环节,来自省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理论工作者作了发言,分享基层理论宣讲的工作经验,交流“理论宣传二人讲”等理论宣讲创新路径,共同探讨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飞入寻常百姓家”。本报今日摘要刊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
“理论宣传二人讲”的形式创新和内容特点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教授 宋朝龙
“理论宣传二人讲”是一种重要的形式创新。理论宣讲要积极推动形式创新,为宣讲内容寻求恰当的形式。如何为内容的讲述寻求恰当的形式,如何以更好的形式推动内容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理论宣传二人讲”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创新,就如同文艺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从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到电影、电视剧,角度、纬度、参与感、现实感、全景展示的程度越来越高。“理论宣传二人讲”,两个人互相配合,一个讲理论,一个讲实践,互相支持,激发了宣讲者的能动性,也调动了听众的情绪和兴趣。随着宣讲效果的提升,随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理论宣传二人讲”的形式也为进一步的创新准备条件。
“理论宣传二人讲”在内容上有特点。一是“理论宣传二人讲”使贵州故事更丰富、更精彩。“理论宣传二人讲”讲稿中的故事非常细微、感人。从党的理论创新到宣讲的具体形式,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换,宣讲中要从情感、感性的角度打动人,再逐步引导听众反思,使听众获得认同。宣讲,在一定程度上是将感性故事和逻辑相互融合,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理论宣传二人讲”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二是“理论宣传二人讲”使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更具象。贵州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活动区域范围最广的省份,故事比较多、比较集中、比较典型,“理论宣传二人讲”的一些主题很好地展示了长征的故事,展示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的伟大故事。在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贵州也很有特色,比如万桥飞架呈现了贵州典型的交通方式,讲稿中这样的案例使得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切入点更具象、更抓人、更有现实感。三是“理论宣传二人讲”使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传播有了更坚实的载体。
“理论宣传二人讲”给文明很大的启示。“理论宣传二人讲”将感性、具象、细致入微的故事搬到讲台,但“显微镜”还需要跟“透视镜”“望远镜”结合。如何对宣讲内容进行研究、锤炼和提升?如何动员更多主体、各方力量参与进来,比如高校和宣传部门,这两支队伍能否有更好的互动与合作?如今高校马院发展得很快,为理论宣讲培养了大量人才。此外,高校学生也需要走出去,比如“理论宣传二人讲”可以考虑增加一位博士生讲师团成员,也许会有助于提升宣讲效果,同时也是对人才培养工作的一个新探索。理论宣讲员不仅仅是宣讲者,同时也是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各地发展经验的概括者、研究者,大家的宣讲文案都把各地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概括、归纳、整理,这些材料也是对高校青年教育的很好的教材,甚至可以走到高校的课堂上,例如,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就很缺这样的教材。如何更好地打通、结合宣传部门和高校师生两支队伍、两种叙事风格,“理论宣传二人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平台。
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讲好新时代故事
江苏省无锡市委讲师团团长 王铭涛
这次参加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现场观摩,结合去年来贵州参加哲学社会科学骨干研修班现场教学,故事加理论,感触特别深刻,很多现实的具象化的场景,引人思考。
要解决好“为什么讲”。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理论武装工作非常重要,各级党委都要聚焦这个首要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工作。
要解决好“谁来讲”。要让有信仰的人来讲信仰,让老百姓讲身边人身边事,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要让更多的青年人参与到宣讲中来,把现有的“理论宣传二人讲”队伍中的中青年这支生力军力量用好。
要解决好“讲什么”。要紧扣党的创新理论,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的生动实践。此外,要因地制宜讲好贵州大地上的山山水水,比如阳明文化等传统文化,比如遵义会议等红色文化等等,更重要的是要讲好今朝的风流人物,讲好我们新时代的巨大变化。
要解决好“怎么讲”。习近平总书记曾将思想政治工作比喻为“盐”,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理论宣传二人讲”一个人讲理论,某种程度上是盐,另一个人讲故事,那就是食物。如何把盐融入到食物里面去,先要解决有没有盐,即宣讲中的理论性是第一位的,盐的多少是可以探讨的,要针对不同对象的接受程度、职业背景等决定盐的多少,针对不同的对象加不同的盐,一个人一个稿子,针对不同的人要有所取舍。
使命在肩当好一名优秀理论宣讲员
贵州省交通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省“理论宣传二人讲”重点队伍理论宣讲员 萧子静
省委高度重视理论宣讲,省委宣传部非常重视“理论宣传二人讲”宣讲员的培育,作为理论宣讲员肩负着职责使命,有责任把宣讲做好。一个人的认识叫深刻,一个群体的共识才是力量,讲得好是为了干得更好。在宣讲实践当中要把握五个方面的技巧。一是要选好一个主题。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内在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应选择一个熟知的领域讲。二是要组好一对宣讲搭档。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能力要强、政治素质要高、责任心要强。贵州这样的干部很多,压力越大越能激发潜力。三是要找好一套理论依据。我和我的搭档讲了交通强国、讲了万桥飞架,也讲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交通实践。无论是根本保证、发展战略,还是动力、底线,习近平总书记都有重要指示批示,只有不断研究、不断学,才能准确把握。四是备好一筐理论素材。我们的宣讲素材有10万字以上,根据不同的场景讲不同的故事,有不同的侧重点。五是写好一个报告。坚持内容为王,不断地、反复地炼字、炼词、炼句、炼题、炼情、炼意,打磨好宣讲稿,让理论有高度、深度,实践有温度、厚度。还有就是用心制好一个精美课件、配好一个宣传短片、演好一定的应景才艺、组好一系列宣讲互动、开好一次圆桌会议等等。
从“理论宣传二人讲” 看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规律性与创造性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杨增岽
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是一项在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方面非常有创造性的活动,彰显了党的创新理论宣传的规律性与创造性。贵州在新时代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理论宣讲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素材,是很鲜活的案例。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时候,如何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认为“理论宣传二人讲”恰恰找到了解决之道。
坚持系统观念和导向,形成理论大学习的生动局面。“理论宣传二人讲”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抓住了理论宣讲的要求,既有丰富的人文精神贯穿其中,又有道德的理念在宣讲中去渗透、去传播,还有很丰富的哲学思想贯穿其中,构建起了一种集中宣讲和常态宣讲相结合,线上宣讲和线下宣讲相结合的全覆盖、全天候、多维度传播。这种宣讲方式能够从宏观上揭示出党的创新理论的历史脉络和哲学本质,使学习者在具体认知当中形成对理论体系的一种整体把握,既是理论的下沉,也是理论和实践的一种双向互动。
坚持丰富话语表达,发挥“1+1>2”的化学反应。“理论宣传二人讲”一方面关注传播效力,面对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授课人,既有理论专家又有实践一线的普通群众,通过精准对接实现了理论话语的转化,菜单式定制化的理论宣讲,使宏大理论叙事能够落实、落小、落细。另一方面,突出问题导向。每一篇宣讲稿都有实践问题,回应群众关切,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使得理论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群众的精气神非常昂扬。贵州这些年的发展体现贵州人民有着十足的精气神,这个精气神很了不起。
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理论宣传二人讲”通过学理性、通俗性、互动性、生动性、贴近性的宣传方式,围绕贵州发展中取得的成绩,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在宣讲过程中理论宣讲员很注意拉近同群众的距离,有的宣讲在田间地头,有的在企业社区,有的就是在群众的家门口席地而坐,这种场景化、不刻意追求宣讲场地的形式也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规范化引领,确保理论宣讲质量效果。贵州注重强化相关制度机制建设,为“理论宣传二人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比如,制定“理论宣传二人讲”操作指南,推动宣讲内容有章可循、效果可评估,这种制度化设计将学习推广的动态性与规范化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传播的科学化管理。这一创新模式注重运用各方面资源力量,让懂理论的人讲理论、有经验的人谈经验、会方法的人教方法,使党的创新理论以更高质量、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扎根基层,为提升思想引领力和理论传播力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还为其他地区探索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新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打造“理论宣传二人讲”品牌
湖南省国资委宣传工作处(党委宣传部)处(部)长 田运宏
“理论宣传二人讲”全过程体验以后,感觉贵州正在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也在走出贵州、走向全国。我认为应总结提升巩固“理论宣传二人讲”优势,形成真正立得起的品牌。怎么立得起?有三句话表达我的想法:
一是四千气象,指的千山万水、千姿百态、千招百式、千里跃进,就是突出贵州的特色,这是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最大的底气。千山万水是“两山”理念在贵州的生动实践;千姿百态,是新质生产力在贵州千行百业的蓬勃发展;千招百式是贵州把创新创造转化为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千里跃进是贵州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的道路上敢想敢干,走向未来。
二是五子登科,指的中国巨子、党政赤子、贵州才子、百姓票子、发展路子。中国巨子是拥有“中国天眼”等位居全国榜首的自信心;党政赤子是各级党政干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贵州的生动实践;贵州的才子是“理论宣传二人讲”开展以来发掘了一批理论才子和实践的才子;百姓的票子是贵州全力帮助百姓增收致富的幸福奋进;发展路子是贵州开启依靠资源禀赋,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实践篇章。
三是四大天地,指的连天接地、云天胜地、蓝天绿地和改天换地。连天接地是探索出科学高效实用的宣讲,“理论宣传二人讲”的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云天胜地是抓住贵州特色,突出贵州特色,讲好贵州特色,铸就特色品牌;蓝天绿地指全力打造适合宣讲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改天换地指明晰贵州创新的内核就是新时代贵州精神。
要把泛主题和区域主题结合起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发展共识。同时,既要结合贵州的实践,也要结合贵州的特色。要扩大理论宣讲的群众覆盖面,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讲好经济故事,注重市州面向百姓的覆盖面、国资系统和教育系统的覆盖面。要提升“理论宣传二人讲”的沉浸感、情景感和仪式感,用赛事带动宣讲形成系统联动、品牌互动、云端推动。
善于挖掘身边的鲜活案例
河南省铁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支部书记 洪楠
“理论宣传二人讲”打破了传统单一宣讲模式,非常有吸引力。一位宣讲员是有着深厚理论功底的理论专家,能够把党的创新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让人茅塞顿开,便于理解和认知。另一位宣讲员是一线工作者,用自己鲜活的生活经历和生动实践为讲述注入了生命力,讲他们在基层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怎么克服重重困难,让理论不再是纸上文字,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这次学习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借鉴。把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内容相结合,既要掌握好理论本身,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鲜活案例。贵州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地方,崇山峻岭没有阻挡贵州人民开山架桥的决心,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奇迹的背后,是贵州人民奋斗精神的写照,也为理论宣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 坚持和践行“两个结合”的典型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建党史研究室副研究员 陈建波
近年来,贵州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新开展1名理论专家讲理论、1名先进典型讲实践的宣讲方式,始终坚持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坚守正道,讲出正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开展宣讲,打破了在一些人眼中理论宣讲“干巴巴”的刻板印象。“理论宣传二人讲”彰显了守正创新精神,活动开展以来,受到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形成了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的贵州品牌。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宣讲艺术的继承和创新。理论宣传特别是对群众的宣传必须通俗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鲜明主张。“理论宣传二人讲”面向基层群众,扎根具体实际,通俗鲜活,润物细无声。比如,刘莉、刘华的《新时代十年,家门口的幸福感》,通过万江社区十多年来的发展变化,生动讲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道理。
对我们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创新。“理论宣传二人讲”恪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属性,提高政治站位,聚焦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宣讲。参与宣讲的一位是政治素质好、理论水平高、宣讲能力强的骨干,另一位是基层情况熟、实践经验足、联系群众紧的基层模范,可谓相得益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听、喜欢看,还听得懂、能领会,积极参与、有效互动,达到了宣讲目的。“理论宣传二人讲”增加了对话以及互动,激发了广大听众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很有价值和意义。
体现了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合集成的创新方法。“理论宣传二人讲”的创新,主要包括主体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空间创新、机制创新等。在主体上,打破了过去“一人讲、众人听”的模式;内容上,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的具体实践,聚焦身边人、身边事和身边的发展变化;在形式上,增加了现场访谈、随机提问、调查问卷、小范围座谈等环节,时间可长可短、篇幅可多可少、表现可讲可唱甚至有舞蹈,十分灵活;在空间上,走出了讲堂,到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学校、军营,打开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视野和格局;在机制上,强化全过程管理,组织开展备课试讲,提高了宣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理论宣传二人讲”的成功,说明新时代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十分广阔的舞台,关键是我们要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
“理论宣传二人讲”是新时代基层理论宣传战线坚持和践行“两个结合”的典型。未来,贵州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适当增加外国人看新时代、看新贵州等内容,扩大新时代新贵州的国际影响,升级打造“理论宣传二人讲”的2.0版,为实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贡献力量。
为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叫好
江苏省如皋市姚呈明理论武装工作室负责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者 姚呈明
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是理论亲民、理论惠民的创新实践,其理论逻辑是坚持人民至上执政理念在理论宣传管理上的生动体现。理论要变成力量,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亲近群众,走进群众心里,才能为群众所接受。理论如何亲民如何惠民,贵州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它彰显出贵州理论宣传工作者“心中有民、目中有人”的为民情怀,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始终围绕的是“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针对以往理论宣讲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提出“理论宣传二人讲”,集理论高度、实践深度、接地温度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宣讲内容、形式、效果“三统一”。
贵州“理论宣传二人讲”理论宣讲品牌的成功打造,为理论宣传活动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全国借鉴的范例。品牌打造是组织宣传活动的有效载体,其创意设计、标准设定、流程构建、项目支撑、力量调遣、规范运营、全域推进、考核评比、效益评估、推广宣传等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省级层面组织这类活动,并得到中宣部的肯定,全国还是首例。我们高兴地看到,贵州理论宣传战线的同志们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宏大视野,找准宣讲形式创新突破这一小切口,打破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定式格局,为理论宣传创新找到一个小小抓手,在一个细分领域创造出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创造出全省宣传工作的特色亮点,高起点规划、大力度推进,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得到群众认可,赢得专家肯定。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借鉴“理论宣传二人讲”创新模式讲好思政课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宋小红
“理论宣传二人讲”把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小切口”讲述“大主题”,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让老百姓既解惑又“解渴”,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理论宣传二人讲”创新模式给学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启示。一方面,注重“讲理论”和“讲故事”的结合,增强生动性。理论是核心,故事是载体,“理论宣传二人讲”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新时代中国发展情景之中,增强了理论的故事性,调动了听众的学习积极性。在思政课教学中,也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进行阐释,使抽象的理论更加生动具体。另一方面,注重“讲理”和“讲情”的结合,以增强感染力。“理论宣传二人讲”的宣讲方式,实现了集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实践厚度及情感温度于一体,赢得众多听众的认可和赞誉。在思政课教学中,借鉴“理论宣传二人讲”创新模式讲好思政课,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情感的引导,能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