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是红艳艳 水是情深深—福泉大花水村干群共建红色美丽村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发扬 袁绍阳
黔南州福泉市仙桥乡大花水村,村如其名:红色花开红艳艳,党群之水情深深。眼下,当地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齐心合力打造全国红色美丽村庄。
早年,大花水村由于地处边远,年轻劳力大多外出打工,群众内生动力严重不足。随着脱贫攻坚号角的吹响,2018年,大花水村成功摘掉了省级一类贫困村帽子。2019年9月,实现贫困清零,最后的33户84人如期脱贫——大花水村顺势实现了蜕变。
脱贫只是起点,如何实现村庄更富更美更和谐?
发展,关键是要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福泉市以“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过仙桥”为主线脉络,将红色文化与农旅一体化发展深度融合,强化“五个体系”(红色文化为主线,产业发展为关键,民族团结为特色,乡村治理为基础,党建引领为保障)建设,致力于将大花水村建设成集美丽村寨、民族团结、治理有效和产业兴旺为一体的红色美丽村庄。
成效如何?除了本地村民对变化感受最深,早年被村民亲切唤为“扶贫妈妈”的驻村干部胡春林也有太多话不吐不快。
“前不久,我才来故地重游,给我的感受就是更干净、更规整、精神面貌更好。”谈及村里的变化,胡春林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最可喜的是通过挖掘红色文化,来村里游玩的人变多了,群众干事的积极性更高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村里有位开店的老党员总给我说,早上乘坐公交车出门去市里,9点出头就能回到店里做生意了,这放在早年难以想象。”胡春林说,最让这位老党员开心的是路硬化以后很干净,红色村庄的打造又集聚了人气,生意也更上一层楼。
“现在来玩、来参观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群众在穿衣上也讲究了。虽说不是什么很时髦的款式,但都穿得干净得体大方。”作为“老村民”,胡春林对村里方方面面的变化都观察得细致入微,“房屋进行了翻修,公交车40分钟到城里,‘走出去’和‘请进来’都水到渠成,真的很为村里的变化感到自豪。”
蜕变的还有发展思维。来到大花水村麒麟山的福泉市一沫蓝手工艺品工坊,一件件用传统蜡染、刺绣制作的服装和饰品让人眼花缭乱。
“可别小瞧这些小手工,它们是热销产品,远销浙江、上海等地,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2万元。”福泉市一沫蓝手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彩屏说,“工坊主要生产蜡染、刺绣包包,还有一些衣服和小手工艺品。同时,工坊绣娘会定期给村民们培训,有订单就安排给她们做,让大家多一份收入,带动村民们一起致富。”
仙桥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陈浩然说,当前大花水村正在积极开展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以“清水江畔·红色苗乡”为主定位,结合大花水村特有的红色文化、少数民族特色、自然风光等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截至今年9月,已吸引研学团队及游客1万余人次。今年,大花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50万元。
“以前听到红军过仙桥的事迹感觉离我们很远,参加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后,感觉离得更近了。”村民宋龙涛在重温红军过仙桥的故事后感触颇深,“今天的小康生活来之不易。虽然我们不能跟红军前辈们相比,但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今年以来,大花水村全面统筹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村民组长、党员、群众等力量,采取“支部+企业+党员+群众”组织方式,全力打造全国红色美丽村庄,通过干群共建共融凝聚起建设美丽乡村的强大合力。
“我们在打造红色美丽村庄的进程中,不只打造外在的‘形’,而是把如何铸就红色文化‘魂’摆在首位。”仙桥乡党委书记黄丹表示,“‘建’只是一时,‘管’才是关键,‘用’才是目的,在工作中始终注重群众的思想教育,让红色文化真正扎根在每一个人心中。”
花的红是党旗的红艳艳,水的情是干群一家亲的情深深。目前,大花水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已初具成效,整理、挖掘了10个红色故事,建成红色大讲堂、少数民族文化陈列室,并修复了干底山红二、红六军团指挥部旧址,有效推动了红色资源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各地党组织陆续组织党员到大花水村开展红色研学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