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上发力 集群发展 福泉市以党建引领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

2024-11-11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连日来,在黔南高新区牛场双龙工业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工地上,大型机械轰鸣作响,工程车辆往来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只是福泉市项目建设不停歇,全力冲刺“加速跑”的一个缩影。

福泉市围绕建设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以磷及磷化工为首位,构建新能源材料、节能环保、精细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坚持以党建引领强基聚链,推动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打造千亿级产业舰队,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正逐步实现。

建强组织链统领产业链

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

福泉成功吸引了厦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华耀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关联企业入驻园区,探索打造出川恒、盛屯、兰鑫石墨、大北农等一批“党建强、发展强”的典型示范。

据介绍,福泉持续选派46名企业特派员入驻全市115家企业(项目)开展脱产服务,扎实做好党建指导、政企沟通等“六大员”职责,有效推动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从一个“局外人”到与企业水乳交融,企业特派员韦冲花了两年时间。

他现在的头衔很多,贵州川恒股份有限公司的党建指导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招商引资信息员、安全环保监督员。虽多职压身,有着36年党龄的韦冲却坚持一个理念:“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

“党员就是服务。”在福泉,产业链党建不是一句空话:政策有专人解读、问题有专人跑腿、信息有专人报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有专人督导。

“产业链党建是真正把企业的每一个急难愁盼都扛在肩上。”贵州川恒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文利认为,企业特派员多次到企业对接招商投资项目,向企业宣传投资优惠政策,到现场提供各种服务,协同解决企业对新建项目的手续办理和存在的困难。

紧扣产业链壮大人才链

福泉市创造条件促进人才落户企业,将科技“嵌入”产业,破解创新链与产业链“相望难相见”、科研落地转化少等问题。

该市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与“人才培育”高精尖缺人才汇聚行动,集聚一批急需紧缺人才,切实破解企业引才难、用才难、创新难的困境,也为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良好助力。

在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里,技术部部长李剑秋正在对自主研发成功的磷酸铁001号产品进行尾粉再生处理,经过溶解过滤后再进行下一步实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为释放产能、增加产量和生产效率打下基础。

像这样的实验室,福泉还有很多,瓮福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川恒企业研发中心、福泉环保城……

福泉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博士、博士后培养引进工作,不仅是对产业直接的智力支撑和创新驱动,更是本土人才培养和科研资源的动能优势。

该市充分发挥福泉磷化工产业优势,柔性引进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高端领军人才,建立技术顾问团。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政策扶持,推动全市各企业同浙江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国轩集团、宁德时代等知名高校院所、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探索“政产学研用融”一体化,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强化人才链激活创新链

走进贵州磷化集团瓮福化工磷酸运行部办公楼,墙上挂着该部门获得的各类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证书、奖杯、奖牌,以及20年来的党员技术攻关成就。

今年9月,贵州磷化集团瓮福化工的磷酸二氢钙毛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且一次检验合格率高达100%,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刷新了历史纪录。此外,重钙、抛光酸、磷铵等三大终端产品也已提前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这些成绩是磷酸运行部党支部多年来探索推进党建深度融入中心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福泉市实施党建项目化,促进基层“细胞”活起来、动起来的具体实践。

多年来,瓮福化工公司深耕矿、酸、肥、盐、精细磷化工等产业。通过技术创新,由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导的“湿法磷酸高值化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磷石膏消纳是今年攻坚的重点,更是难点。”瓮福化工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晓红表示,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精了就是创新力。公司创建“三类先进”、打造“生产先锋”,努力推动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优秀人才和新技术新工艺辐射到磷化集团其他基地,成为旗帜下的“磷”跑者。

锻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

在福泉市双龙工业园区,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力争年底建成投产。

一大早,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红江来到镍火法车间,与车间负责人调度项目施工收尾工作。

该园区云集了大大小小企业100多家,涵盖磷化工全产业链。

徐红江说:“镍火法这条生产线的主要优点是使用原料比较广,成本比较低,而且渣含镍较低,镍回收率高,在同行业里能达到先进水平。”

2021年,盛屯能源金属化学(贵州)有限公司通过招商引资落户福泉,投资61.9亿元规划分两期建设1200亩的电池级新能源材料基地。两期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达200亿元以上,带动就业2000多人。

如何锻强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作为公司的技术高管,徐红江带头开展技术人员培养工作,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引进专利技术或设备5项,开展新技术研发工作3项,主持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快速发展。

作为全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一核两区”布局中“一核”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抢抓产业“风口”,打造福泉—瓮安千亿级化工产业园区,奋力推进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