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义会议精神的当代价值

2024-11-06 贵州日报 雷刚

欧阳恩良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党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等三个重要历史决议都对遵义会议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进行了科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真正意义上关于遵义会议的学术研究也从此开始,并逐渐成为党史、历史、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特别是以遵义会议每十周年(或五周年)纪念日为契机,政府与学界互动,组织各种学术研讨及纪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遵义会议精神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作风和优秀品格,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在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参照作用;作为民族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历史借鉴。

树立系统观念,加强整体史研究,注重政治史范式与社会史范式的融合。遵义会议是以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为中心的系列会议的总称,目前已成为学界共识。既然如此,就很有必要树立系统观念,深入探讨构成遵义会议系统的组成要素、各次会议在该系统中的功能与作用、各次会议之间的内在关系与互动机理、遵义会议作为一个有机体系与外部环境系统的依存与变动,从而从整体上把握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深化遵义会议精神研究,必须跳出惯性思维,加强政治史范式与社会史范式的融合贯通。在习惯于“由上往下”看的同时,注意树立“由下往上”看的意识。既要深入研究遵义会议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也要关注广大党员和中下级红军指战员,以及不同民众群体对于遵义会议的态度和行动,争取从草根中发现历史。在继续搜集文献资料的同时,加强口述资料的挖掘整理,并做好数字化转换工作。

拓展研究视野,在大历史观中把握遵义会议的地位和作用。一是要以党的三个重要历史决议为依据,树立正确的评价标准和价值取向,坚决抵制遵义会议研究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二是要从党史、中国革命发展历史中去把握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科学内涵。既要理解遵义会议在军事上是红军长征由被动转为主动的历史转折点,在组织上是确立巩固毛泽东领导地位的历史转折点,在政治上是坚持独立自主道路的历史转折点,在理论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转折点,在党建上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化的历史转折点;也要认识到这五个方面的转折从本质上就是我们党既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的转折,也实现了从挫折走向胜利的命运的转折,勇于自我革命是实现转折的决定性因素。三是要以辩证思维,从遵义会议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与伟大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与伟大中华民族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与改革开放精神等比较中,深刻把握遵义会议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地位。四是要树立世界眼光,从国际共运史的视角,深刻认识遵义会议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为世界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斗争指明了方向。

发扬经世致用传统,深入挖掘遵义会议的现实意义。一是要深刻领悟遵义会议历史经验对于拥护“两个确立”的现实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使党能够克服了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极为重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全党就有了定盘星,全国人民就有了主心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就能坚持正确前进方向、把握发展规律,不断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要深入研究遵义会议精神的现实价值和实践要求。坚定理想信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真理是保持和激发中国共产党的旺盛生机活力的根本原因。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保证。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信念,扎实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历史进程;坚持真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独立自主,用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统一,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三是要深入研究遵义会议精神在贵州的传承和发展,深刻把握三线建设、顶云经验和“时代楷模”黄大发、南仁东,以及新时代贵州精神的内涵和价值,为服务贵州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