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典型”新风采]张胜林:芳华里的路桥梦

2024-11-03 贵州日报 雷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力维

日前,纳晴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乌蒙山大桥迎来新进展,总体施工进度完成约90%。建成后,它将成为世界首座大跨度装配化钢桁腹杆—混凝土组合拱桥。

看着自己的又一“杰作”即将诞生,自豪感再次涌上张胜林的心头。

因乌蒙山大桥位于V型峡谷地带,两岸绝壁陡峭,建设难度极大。张胜林提出了这种全新的桥梁结构形式。该桥型结构轻、刚度大、耐久性好,利于施工建设,为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新的方案。

现任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的张胜林,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核心成员之一。为了让天堑变通途,她一直致力于桥梁施工技术的研发。

扎根公路桥梁建设30余年来,她先后参与和主持修建了江界河大桥、广州新光大桥、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大小井大桥、平塘大桥、花鱼洞大桥等具有代表性的桥梁工程,成为贵州交通建设者中最耀眼的“巾帼英雄”。

江界河大桥是她参与桥梁建设的“处女作”。1993年,刚毕业的张胜林作为一线技术员,参与了黔南州瓮安县江界河大桥的建设。第一次去现场,为了寻找最佳的设备安装位置,她徒手爬上高梯。任务完成后,她的腿还在颤抖。

刚参加工作时,她在一线承担项目测量、质检等多项工作。为了精准测量大桥的每一个尺寸,她用废的钢卷尺就有几百个。张胜林坦言,每座桥梁的建设都倾注了太多心血,是一段段难以忘怀的经历。

跨越乌江天险的江界河大桥,作为贵州现代桥梁建设的开端,也开启了她的梦想之门。它的建成,宣告了桁式拱桥新的世界纪录在贵州诞生。这座大桥还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每座大桥都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在张胜林看来,桥梁建设倒逼出建设者拼搏创新、苦干实干的精气神。

在建设务川珍珠桥时,条件极为困难。张胜林将施工过程与结构形成充分融合,研究出不受地形条件限制、改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成桥品质的成套施工工艺技术——负角度竖转施工工艺技术,有效解决了U型峡谷地形条件下拱桥的施工难点。经省科技厅主持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结论为“国际先进”。

建设重庆江津观音岩长江大桥时,她根据长江上游的水文地质与设备条件,创造出“门式浮吊拼装钢围堰施工工法”,获得国家级工法。该工法不仅在长江上创造了一个枯水期完成深水基础施工的新纪录,还为该项目节约了1158万元。

广州新光大桥是世界首座飞燕式刚构桁拱组合桥,修建时没有可借鉴的资料。她经常通宵达旦做方案,最终想出了一个大胆新奇的工艺——“拱肋大节段提升安装技术”。该技术对推动行业吊装技术进步具有重大意义,这座桥获得了詹天佑奖和鲁班奖。

多年来,张胜林用汗水和智慧,诠释了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多种现代桥梁的力与美。

在世界最大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大小井大桥、世界第一混凝土塔高的三塔斜拉桥——平塘大桥等世界级工程建设及技术研究中,为攻克面临的诸多难题,她和团队结合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施工设备和工艺,自动采集数据,实现了实时数据的远程自动传输、存储和报警,为塔架自动纠偏及索力自平衡系统打下了技术基础。

“坚持创新才能赋予建筑更持久的生命力。”张胜林说,每一座桥梁都是当时经济条件、工艺水平和技术条件的体现,只有不断攀登科技高峰,才能建造出人民所求、时代所需的建筑作品。

作为企业技术负责人,张胜林结合原花鱼洞桥具体的桥位,提出了拆建一体综合解决方案。用最少的钱、最短的时间在原桥位“长出”一座新桥。G320线花鱼洞大桥由此成为贵州首座“提篮”式公路桥梁和全国首创桥梁改建典范,并荣获第39届国际桥梁大会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

多年来,张胜林作为贵州公路集团桥梁建造团队领军人,用多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难题,获2项国家级工法、5项发明专利,编著了《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补充预算定额》《贵州省瓦斯隧道预算定额》、贵州省养护工程计价体系及《贵州省绿色公路建设实施规范》等多个标准,并培养了20余名高层次专家型骨干人才,为桥梁建造技术创新贡献了贵州智慧。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