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丨神木:一座西部贫困小县如何登上全国“千亿县”榜单?
新华社记者姜辰蓉、雷肖霄
十五年免费教育、全民免费医疗、人均GDP名列前茅……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亮眼的成就,均来自一座西部县城。
神木,一座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偏远小城,连续5年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2023年,以地区生产总值2347.10亿元的成绩在全国百强县中名列第七,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第一县”。
神木因煤而兴,从有名的贫困县蝶变“西部煤都”,每年煤炭产量占全国7%以上,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市(县),煤炭探明储量500多亿吨。
神木也曾因煤而困,“漫天煤灰”的环境污染备受质疑。但如今,造访这里的人们都会被山青、水绿、业兴的城市发展面貌深深打动。
神木,如何脱胎换骨逆袭为“实力”与“颜值”皆具的“双优生”?
全方位颠覆刻板印象的“千亿煤都”
40多年前,位于陕北的神木还是风沙大、环境差、名不见经传的穷乡僻壤,多年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20世纪80年代,蕴藏在地下亿万年的煤炭资源,给予神木经济第一次腾飞的契机。
国能神东煤炭集团、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集团……众多大型能源国企云集,神木成为支撑西煤东运的重要节点。历经多年发展,神木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2023年,神木市生产原煤3.31亿吨,是全国产煤第一县。
因煤而富的地方,容易被贴上“老天爷赏饭吃”“土豪”的标签。但神木的崛起,与自身的努力奋斗与志存高远密切相关。
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神木市就下决心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富有远见地开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煤矿智能化建设,构筑起一个个能源的“国之重器”。
走进位于陕蒙交界的神木市大柳塔镇,一座座庞大的现代化煤矿,彻底颠覆人们对煤炭行业“风险大”“污染强”“科技含金量不高”的刻板印象。
在国家能源集团的神东大柳塔煤矿大柳塔井,记者坐上无轨胶轮车前往矿井深处。车辆在宽阔明亮的巷道上稳稳行驶,直达煤炭生产的工作面。全自动液压支架、5G信号基站、工人驿站等现代化基础设施,令人叹为观止。
穿西服上班、用鼠标割煤,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矿工化身“程序员”“工程师”。在神木,采煤已从传统印象里的“黑大粗”变为“高精尖”。
在神木,每一块煤炭都会被“吃干榨尽”。
“我们已建成以PVC产品为核心的‘煤、原盐、兰炭、电石、发电、聚氯乙烯、烧碱、水泥’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精细化工+绿色材料’的低碳、高效、绿色化工产品产业链。”位于神木市高新区的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生智说。
煤炭由“黑”变“白”,能源化工迈向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神木经济不断实现新突破:2021年,在全国“千亿县”人均GDP排名中,神木人均GDP达32.3万元,位居全国首位;2023年,神木GDP突破2000亿大关,在百强县中名列第七,成为全国十强县中唯一的西部县市;连续5年进入“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单,排名稳居全国百强县第一方阵……
实力不凡的神木,“颜值”也不断提升。满目葱郁取代了昔日的处处荒沙。秋日的阳光中,远眺神木市东山森林公园,茂盛的树木映衬着高远的蓝天,令人陶醉。经过多年不懈治理,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从1%提升到目前的97%。
在持续不断进行的生态综合整理工程推动下,目前,神木林木保存面积达到49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50年的3%上升到现在的43.2%,获评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
对“挖煤”“卖煤”模式的反思与突破
早期的神木,也曾陷入单纯“挖煤”“卖煤”的模式,经济命脉被煤价的涨跌左右,“心忧炭贱”是许多神木人的苦恼。这种无法掌控发展主动权的无力感让神木人警醒。同时,单纯卖资源,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难以建立起完备的产业体系,经济发展缺少韧性和进阶空间。
痛定思痛,神木自我加压,自我革新,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
围绕煤,但不止于煤。
多年来,神木抓住煤炭分质利用和煤基精细化工、终端产品两大主攻方向,围绕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建设和高新技术创新平台打造,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高端能化产业项目。
“煤炭是神木最大的资源优势,我们不能放弃这个优势。要做的是走出卖资源的单一发展模式,要依靠煤、而不依赖煤,不做‘卖炭翁’。”神木市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建平说。
随着神信6万吨高纯晶硅绿色基材、榆能50万吨环氧树脂等一大批高端能源化工项目落地,在行业龙头企业牵引下,神木市经济增长实现量质齐飞。数据显示,2023年神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654.53亿元。
跳出煤,盘活闲置资源。
神木市委、市政府清醒意识到,单一的煤炭、煤化工产业短期内可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增长,但能耗、水、土地等环境容量也在不断逼近上限,神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元化道路。
神木充分利用采煤沉陷区和南部闲置土地,大力推进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着力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让新型能源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神木市锦界镇,占地约1万亩的光伏发电园区总装机容量达300兆瓦。“园区每年可减少多种有害气体和废气排放,其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91万吨。”神木市晶元控股集团工作人员说。
“十四五”以来,神木积极布局发展新能源项目,共获批新能源项目指标6110兆瓦,建成投产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2460兆瓦。一个庞大的多能互补融合网络,推动能源工业安全稳定地向绿色低碳转型。
真金白银,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政府的归政府,企业的归企业。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引导、服务监督,企业负责积极发展、创新搞活市场——这是神木的成功之道。
神木历来对民营经济发展十分重视,政府全力做好企业服务保障。多年来,神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底,神木市“五上”非公企业752户,占全部“五上”企业的85.8%。
“我们不断降低企业运行负担,建立扶持民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给予企业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神木市发展和改革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神木市属国企向民营企业贷款担保3.7亿元,神木国资集团发行30亿元公司债券,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累计兑现各类奖补资金5000余万元。
未雨绸缪摆脱“资源诅咒”
许多资源型城市,都难以避免“资源诅咒”。神木,这个正在蓬勃发展的资源型城市,未来之路在何方?
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培育梯度接续产业,是神木的应对之策。
——抓住风口,布局新兴产业。
神木面积广大,净空条件优越,随着低空经济日渐升温,一条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也展现在神木面前。抓住这一新风口,神木着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2022年投入使用的神木通用机场采用“机场+产业园”的运营模式,构建起以航空培训、短途运输、无人机测试和应急救援为核心业务的“4+N”模式,吸引诸多企业单位驻场合作。
——深挖潜力,文旅服务业突破式发展。
神木不仅有丰富的煤炭和矿产资源,还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九曲黄河与万里长城在此交汇,黄土高原、茫茫大漠与苍茫草原在此共存;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石峁遗址就坐落于此;杨家将的传奇曾在这里上演。另外,这里也是国内唯一同时遗存秦长城、魏长城、隋长城和明长城的地方。
近年来,神木将文旅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数据显示,2023年,神木市游客接待量达10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益40亿元。
——统筹城乡,布局现代农业。
生态持续治理为神木农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在此基础上,神木将规模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作为发展方向。
不依赖土壤,自动配比施肥浇水,自动调节温度、光照、水分、气体,不论春夏秋冬,植物在一座玻璃“大房子”就可以舒适自在地成长。在神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这样的现代化农业企业共有16家。目前,神木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超过6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接近70%。
规划清晰,动能十足。神木,这座西北小城的未来,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