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周莉莉 胡新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贵州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必须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绿色转型,模式先行,金沙县“果林种植+养猪养牛”、桐梓县“藕+鱼”、罗甸县“火龙果+黄精豇豆”等独具贵州特色的生态养殖实践,为全省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种养循环新模式提供了经验借鉴。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在源头减量方面,加大农药化肥减量“零增长”行动实施力度,严厉打击违禁药物使用;在全量利用方面,强化粪污资源利用,深挖生物堆肥技术,推动畜禽粪污变“废”为宝;在末端治理方面,增加农业废弃物包装回收点数量,加大可降解农膜研发推广支持力度。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种子芯片”研究,保障种源自主可控,集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优势力量,利用智能选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基因编辑等尖端技术,纵深推进种源核心技术攻关,解决农业“卡脖子”问题。紧盯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促进苗药、刺梨等农产品质量提升,保障黔货品质。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构建产学研交流合作纽带,积极推动科技小院建设,加快种质成果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转化速度,把握农产品展会机遇,精准推介优质农业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黔货影响力。
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挖掘山地特色农业应用场景,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数据中心、乡村网络、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用好全国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释放“图斑化”管理效能,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农机入田和农产品出山铺就“快车道”。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一方面要加大智能传感器、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等智慧农机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要搭建农业生产数据平台,并结合农业市场经济数据平台,释放农业生产数据要素价值潜能,促进农业生产更加精准、灵活及智能。加大对蓝莓、草莓、猕猴桃等农产品智能采摘设备的研发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从种子研发、栽培种植、生产管理、成熟采摘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
促进农业多向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业+”模式,发挥产业间的联动效应。立足自身资源特色,进一步拓展“农业+旅游”模式,通过打造农业生态产业园,发展观光旅游;加大中药材效用挖掘,发展康养旅游;探索梯田农耕、采茶炒茶、特色采摘等农事体验新路径,发展体验旅游;加快农业科技园建设并提升开放水平,发展研学旅游。进一步拓展“农业+文创”模式,运用文创思维,整合农业元素,创新农产品包装,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田园综合体形成,充分发挥农业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