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和思鹏 周鑫妍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健全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机制。这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坚持守正创新,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守正创新是集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的方法,是科学处理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关系的根本准绳。一方面,守正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坚持真理、恪守正道,是对历史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守和弘扬,守正守的是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守的是“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另一方面,创新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然凝聚团结奋进力量,必然展现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勇于探索、敢闯敢试,是推动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内在要求。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在守正创新中推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砥砺前行的动力,不断塑造具有鲜明贵州特色的文化项目、文化精品、文化产业,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巩固文化主体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文化主体性”的重大论断,指出“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有了担负新的文化使命的坚定与自觉。数千年赓续绵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波澜壮阔伟大斗争历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一步推动文化繁荣、增强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支撑与内源动力。充分挖掘贵州文化资源,大力实施“四大文化工程”,不断赓续红色血脉和中华文脉,让文化自信成为全省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以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开创贵州文化建设新局面,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秉持开放包容,全面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突出的包容性是中华文明长久保持更新发展的精神内核和奥秘所在,彰显了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宽阔胸怀与远大格局。秉持开放包容,一方面,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前提条件,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在文明互鉴中取长补短,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谱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另一方面,要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精髓,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凝聚力,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贵州正努力汇聚各界力量,秉持谦逊尊重的心态扩大国际交往和人文合作,以“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包容态度,促进“国之交”与“民相亲”,推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