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石阡县楼上村:古寨焕发新活力

2024-09-28 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 雷刚

011.jpg

楼上古寨一角。 (石阡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楼上村位于铜仁市石阡县国荣乡廖贤河畔,是石阡县域规划中重点保护利用的传统村落,先后获得“国家文物局国保省保集中连片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示范点”“贵州省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集聚区”等殊荣。

       作为百年历史古村落,这里保存着梓潼宫、明代马桑木民居建筑、戏楼书院等历史文物和人文景观,还有民间布绣、木石雕刻等传统手工技艺,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古寨的独特建筑风格

       鹭鸟翩飞,屋舍俨然。登高俯瞰楼上村,错落有致的传统民居尽收眼底。整个村寨背山临水,布局精谨。

       “楼上村是典型的汉族移民村寨。”该村村委会主任周来运告诉记者,明弘治六年(1493年),一支源自江西的汉族周氏在“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史移民潮中辗转入黔,最终定居于此繁衍生息。

       周来运介绍,不同于侗村苗寨的建筑风格,楼上村民居大多为川斗式木结构的四合院、三合院式青瓦房。院中正房,明间均为六合门,次间为隔扇窗,多精雕人物、鸟兽、虫鱼花卉等。

       这里的建筑群由传统民居、梓潼宫、城隍庙、周氏宗祠、戏楼、书院等不同类型的历史文化遗存组成。寨内古巷由青石铺就,屋舍门窗雕刻着精美的梅花、蝴蝶、喜鹊等吉祥图案。

       “传统民居均以‘歪门斜道’著称,永远歪着开的‘八字’龙门,皆不正对堂屋,而是对厢房,青石板古巷斜着走。”周来运说,相传在以前,歪门四合院是大户人家财不外露的表现。

       进入新时代,楼上村将古寨核心区规划成生态博物馆,成立石阡县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还开办村级集体经济餐饮美食工坊,创建石阡楼上夜郎文创馆、刺绣馆,开发以楼上古寨为载体的簸箕画、石头画、原木画等传统文化创意产品300余种。

       2021年12月18日,石阡县楼上生态博物馆、楼上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正式启动运行。培育仡佬印染、古法制陶、刺绣等手工作坊,共同研制楼上传统文化创意产品120余种,成功注册“楼上古寨”商标。

       多措并举促进古寨旅游发展

       “说楼上,游楼上,小朱带您看楼上……”2021年5月,26岁的朱碧霞从石阡县国荣乡文广站负责人变为楼上古寨“守村人”。

       “乡里注册抖音账号,文广站负责拍摄运营。”朱碧霞告诉记者,她主要是通过短视频推广寨子的人文和风景。

      青山绿水、古韵建筑、梯田稻作。打开抖音平台搜索“楼上千年古寨”,便可通过朱碧霞的解说欣赏楼上古寨的风土人情。

       这几年,石阡县依托楼上生态博物馆国家和省、市示范试点项目,聚合多渠道帮扶资源,建设数字乡村创意产业园,培育数字经济,着力打造新乡村、新业态、新村民,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荣乡则依托楼上古寨独有的人文特色,推出“乡居慢村”旅游线路,打造村民宜居、游客乐游的综合性旅游体验景区,做优做强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村里通过文创设计、手工艺品、仡佬印染、古法制陶、传统小吃、古酒酿造六大手工作坊,培育扶持一批理念新、素质高、懂技术、会经营、有热情、有责任心的农村队伍,带动着乡村经济发展。

       同时,还帮助群众申报非遗传承人、乡村工匠等称号,将捡瓦、竹编、雕花、打铁、说福事等各种传统技艺、文化赋予新的意涵,在鼓励、促进非遗传承工作的同时,提高群众参与感、荣誉感。

       朱碧霞介绍,2023年以来,楼上村通过提供研学、旅行、夏令营等活动场地和食宿的形式,累计接待游客达3000余人次,综合收入接近45万元。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