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安:九龙江畔的生态守望
新华社福州9月26日电 题:福建华安:九龙江畔的生态守望
新华社记者吴剑锋
古木参天,流水潺潺。在位于福建漳州华安县仙都镇的大地村,日光揉碎在九龙江温水溪的碧波里,一湾清水流过田园,绕过土楼,如同蜿蜒的绸带勾勒出这片土地的秀美。
图为仙都镇大地村航拍。(黄建和 摄)
九龙江是福建省仅次于闽江的第二大河流。它穿越龙岩、漳州、泉州、厦门,保障着福建省约四分之一经济总量的用水需求,守护着福建省约五分之一人口的饮水安全。
九龙江北溪流经华安县境内107公里,温水溪是九龙江北溪最大的支流,对于世代临水而居的大地村村民而言,面前这条溪,既是宝藏,也曾是困扰。
“小时候,温水溪是村民们游泳嬉闹的地方,但20世纪90年代开始,村民大规模种植茶叶,过度开垦导致水土流失,一到雨天泥沙沿山而下,整条小溪污浊不堪。”大地村党支部书记刘坤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地村人,在他记忆里,温水溪一度藻类丛生,打捞上来的鱼也带着浓浓的土腥味。
2020年前后,大地村开始鼓励茶农改造山地茶园进行“退茶还林”,套种其他树种,实现“茶木共生”。起先,一些村民不理解,刘坤强便挨家挨户做工作,“守护好九龙江,就是守护家园,守护我们的乡愁和发展底气。”
经过多年奋战,大地村550多亩茶园实现“退茶还林”,800多亩茶园套种上樟树、桂花树,茶叶种植面积减少了三成。如今走进村庄,空气中飘着桂花香味,放眼望去,绿水逶迤、鱼翔浅底,岸边不时可见村民垂钓休憩。
过去,大地村家家户户以茶为生,茶园面积减少后,一些村民背靠土楼和山水风光,端起了旅游饭碗。“大地村拥有远近闻名的‘土楼之王’二宜楼,以往游客来到村里,山是秃的,水是浊的,观感体验并不好,这几年随着环境整治,来村里休闲度假的游客越来越多。”刘坤强说,如今村民中有的开民宿,有的做导游,以往只能坐等批发收购的茶叶,也慢慢成了炙手可热的伴手礼。
距离仙都镇约60公里的丰山镇,同样毗邻九龙江。过去,这里生猪养殖户一度达到2000多户,肆意横流的污水直排入河,给水体带来较大污染。2016年,为了守护母亲河,当地开展了一场生猪养殖污染整治行动。
那一年,家住丰山镇玉兰村的黄木荣告别了自己的养殖场。原本他养殖着100来头生猪、经营着200亩鱼塘,随着综合整治工作开展,黄木荣改行从事灯饰批发工作,并在多年后投身短视频创业热潮,成为一名乡村带货主播。
“现在村里山清水秀,土鸡土鸭吃着农家稻谷青菜,喝着九龙江水,肉质更加鲜美。”黄木荣说,环境整治后,他收购村里的土鸡土鸭并通过短视频平台销售,年收入达到70多万元,比以往经营养殖场高出数倍。同村的老人帮忙杀鸡宰鸭,每天也有一两百元的额外收入。
如今,直播的时候,黄木荣会自豪地将镜头对准家乡的山山水水。在他看来,今天这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正是源于全县上下坚持不懈的治理和呵护。
近年来,华安县不断探索生态和谐的山区发展路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修复生态廊道,建设华安银塘溪水质提升站,推动流域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保护好九龙江水清岸绿。2023年,华安获评第七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省级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近三年,辖区内水质达标率100%。
傍晚时分,九龙江畔灯火渐明。奔流不息的江水一路蜿蜒,滋养着万家灯火,也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