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影像故事:桥上生明月

2024-09-18 贵州日报 雷刚

011.jpg

建设中的牂牁江大桥。

012.jpg

罗德胜(左)和刘宇(右)讨论施工的有关注意事项。这是他们与牂牁江大桥共度的最后一个中秋。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谌晗 尚宇杰 摄影报道

       太阳在远方缓缓阖眼,余晖如金沙般洒落,覆盖在建设中的牂牁江大桥。

       9月16日傍晚,农历八月十四,月近中秋。

       爬上248.1米、相当于88层楼高的桥塔,纳(雍)晴(隆)高速T15标项目副经理罗德胜与项目技术员刘宇举起手机拍下大桥建设的新“进度条”。

       两张照片,两份牵挂。

       “大桥合龙了,爸爸就快回家了。”26年,与水泥河沙相伴、同钢筋铁绳为伍,在大桥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后,拍下一张现场照与妻儿分享,是罗德胜与家里的“默契约定”。

       “以前我们这要出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坐船,要么绕山。”出生成长在黔西南州晴隆县长流乡的刘宇,通过照片把大桥建设的新进展告诉家乡亲朋,是他的“乡土情结”。

       “项目完工还差1%,我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大桥进度已达99%,快了快了,回家的路更短更快了!”

       隐匿下所有孤独酸楚,罗德胜、刘宇把团圆重逢的心绪,随图片一起发送远方。

       从2021年扎根现场,他们已在这奋战超过3个年头。

       故乡的月,团圆的月,在挥汗如雨的硬汉心中是如此明亮,同时照亮的还有机器轰鸣的工地。

       2021年,浇筑重力锚;2022年,索塔封顶;2023年,架设吊索;2024年,桥面铺装……以中秋为节点,牂牁江大桥在高山深涧中拔节生长。

       作为纳晴高速重点控制性工程之一,牂牁江大桥地处晴隆、六枝等4县(区、特区)交界处,主跨1080米,桥面至江面最高距离达380米,这一高度目前在世界高桥中排名第12位。

       “小到一粒砂砾,大到一条主缆、一块钢梁,都是贵州企业生产制造的,纯纯的‘贵州造’!”行走在双向四车道的宽阔桥面,罗德胜直呼“硬气”。

       1998年至今,罗德胜爬过很多的山,桥建了一座又一座。牂牁江大桥,是他参建的第15座桥梁。

      “26年四海为家,浓缩起来就是15座桥,如果长度连起来一次性跑完,不到30分钟。”罗德胜掰起指头数。

       从手拉肩扛背物料架设“板凳桥”,到大国重器——架桥机上马投用;从跟在别人后头埋头苦学,到贵州桥梁突破世界级难题,“世界桥梁博物馆”成闪亮名片……

       罗德胜的26年,也是贵州桥梁从发奋追赶到超越引领的26年。

       1978年,贵州仅有2932座桥梁。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奋起图强,相继建成1.3万座公路桥梁。其中,总长超1000米和单孔跨径超150米的特大型桥梁就有364座。

       “贵州已建和在建桥梁超过3万座!”罗德胜脱口而出的数字,是每一位路桥人心底的骄傲。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鼓点振奋神州,也激励着包括刘宇在内的新一代路桥人接过“接力棒”,筑梦交通强国。

       远山渐渐沉寂,牂牁江大桥上,一轮明月悄然升起。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