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游市场需要“规范游”
暑期以来,研学市场热度居高不下。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长沙等城市成为研学游的热门地区。不过,研学游火热的另一面是价格越来越贵、“游而不学”、体验感差等各种乱象。专家认为,研学游能够一定程度增长学生的见识,但过热也有贩卖“教育焦虑”之嫌。目前,研学游市场上高溢价普遍,有关部门建议消费者理性选择,注意师资、安全和活动质量。(8月4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随着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视,研学游受到热捧,“研学热”持续升温,尤其是寒暑假期间,研学市场持续火爆。但目前的研学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只旅行不研学”“只游不学”等问题,也较为明显。
暑期研学游不能“虚火旺盛”,不能偏离“教育+”的正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研学旅行市场野蛮生长,与相关标准缺失有很大关系。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制定行业的强制性标准,填补标准空白,引领行业规范发展。还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评价机制。教育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与引导,促进学校规范开展研学游,重视学生的体验过程,让研学旅游变得有质量、有内容。学生家长要能理性消费,要警惕虚假宣传,避免被收割钱包,要认真了解合同内容,了解研学机构相关资质,避免盲目跟风、攀比,还要保存好消费凭证等等。同时,对于研学市场乱象,要加大治理力度,对于侵犯学生权益的不法行为,依法依规进行惩治,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
研学游不能成了收割家长钱包的“消费陷阱”,研学游不能再“任性游”,而要“规范游”,要物有所值。“研学热”不能“野火乱烧”,要“热而有度”,要加强对研学游的规范引导。需要从监管部门、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等相关各方,都能守土有责,能够正确认识与正确对待研学游,填平“消费陷阱”,共同促进研学游走向“研学优”,让研学游回归教育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