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户外运动系上“安全绳”
徒步、登山、露营,不走寻常路、追求原生态野趣的户外运动正在从小众逐渐走向大众,成为流行的游玩方式。然而,不少新手盲目跟风,以为“来都来了”“有腿就行”而忽略了户外运动的风险。(8月5日《工人日报》)
说户外运动存在风险,还真不是空穴来风。近年来,不时有媒体披露,一些人因为缺乏风险意识、技能知识,出于盲目跟风,结果不是被困给社会带来负担,就是遭遇意外直接葬送鲜活的生命,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惨烈。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户外运动存在风险,就对户外运动全盘否定。毕竟,户外运动除了带有探险性、极限性、挑战性和刺激性外,还不失为拥抱自然、挑战自我的绝佳方式。特别是,在旅游业态不断丰富的背景之下,户外运动更是得到了极大拓展,比如徒步、登山、攀岩、悬崖速降、皮划艇、潜水、帆船、定向运动等,不一而足。
只是,越是户外运动受到青睐,越需要对户外运动进行规范,从源头上避免参与者遭遇意外,避免一些安全事故发生,从而使之驶入健康发展轨道,让公众更好、更安全地享受户外运动模式。
首先,要提高参与者的风险意识和相应知识。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户外运动参与者,之所以很容易轻信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的信息,简单认为“xx山轻松拿捏”“有腿就行”,进而跟风打卡,很大程度是对户外运动本身缺乏足够的认知,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和应对本领。
其次,要进一步在规范制度和加强管理上做足文章。户外运动项目的特征,决定了一些户外运动项目,应该有一定的门槛。然而,近年来,因为源头上缺乏规范的制度,管理也处于断层乃至真空地带,导致户外运动被看成“低门槛”“无门槛”,一些毫无安全保障的、未开发区域的“野景点”成了户外运动者的“乐园”,参与者找到靠谱的团队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各级救援体系也迟迟没有建立起来。
总之,只有把户外运动嵌入旅游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一方面进行更广范围的户外教育,包括户外知识、技能和风险管理,另一方压实相关方主体责任,让户外运动参与者不溢出监管视线,户外运动才可能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