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贵州省网络普法行”活动首站走进黔东南

2024-07-26 黔东南新闻网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杨帆 李凯

  7月23日至24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指导,中共贵州省委网信办、贵州省司法厅主办,贵州省网络普法机制成员单位共同协办的2024年“贵州省网络普法行”首站走进黔东南州丹寨县、雷山县,来自全国主要新闻媒体网站有关负责人、网络普法志愿者等80余人参与普法推介、实地参观调研等活动。

  7月23日晚,在丹寨县举行的普法推介活动中,现场播放了“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乡村”“进赛事”“进景区”“进网络”的“七进一专列”网络普法特色连线视频,并向来自社会各界的22位网络普法志愿者代表颁发聘书,推动构建全民普法网格化格局。

  同时将普法宣传与锦鸡舞、苗族蜡染等民族非遗文化结合起来,用非遗载体传播法治精神。并宣布黔东南州《e案60秒》网络普法主题栏目上线,将通过以案释法的方式,助力网络法治宣传。

  “黔东南站是全省网络普法行活动的首站,我们着眼于求实见效,通过网络普法‘进乡村’‘进赛事’‘进景区’等七进方式,打造‘网络普法专列’‘网络互动普法点’‘民歌普法’等特色活动,传递网络法律法规知识,让网络普法走进百姓身边、网民指尖。”贵州省委网信办网络执法监督处处长、一级调研员伏效平说。

  在7月24日开展的实地调研参观活动中,参观者一行首先来到丹寨县“温心筑梦”纠纷调解中心,该中心在2022年成立,位于丹寨万达小镇景区内,其目的是加强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说法”,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实现“最多跑一地”的目标。

  丹寨县“温心筑梦”纠纷调解中心主任杨通谋说:“我们主要是利用大数据管理中心以及万达客户投诉服务平台,建立由该平台统一受理,小镇工作人员先期处理,值班律师和人民调解员后期参与的纠纷调解机制。在调解当中运用我们苗族的‘贾理’进行评判、普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在丹寨县综治中心,由该中心打造的“小唐调解室”,依托“中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载体,搭建在线多元解纷智慧平台,积极引导群众遇事找调解、调解用平台,让群众足不出户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远程视频调解等,实现矛盾纠纷“云”化解。近年来,“小唐调解室”利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线上平台调解案件2734件,成功调解2076件,调解成功率达75.9%,同时通过“调解+普法”的形式,实现了调解一次普法一次。通过智能化的社会治理平台,展现了科技在法治建设中的应用,让参观者对“智慧法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最后,参观者们来到雷山县西江“美丽·初心”调解中心,该中心立足促进西江景区矛盾纠纷化解、推动西江景区旅游和谐发展而创新成立。秉承“真山真水真情”的理念,独创“1314”美丽调解法(讲述1个故事,说上3句好话,演唱1首苗歌,实现4个回归),使调解双方当事人在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调解过程中,受到苗族优秀文化和苗族同胞热情礼仪的感染,能够一生一世记住西江有个“美丽·初心”调解中心,记住在西江留下的“美丽”回忆。调研中,苗族传统调解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的融合,令参观者们印象深刻。

  所到之处,不仅展现了黔东南各地在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和矛盾纠纷化解方面的创新实践,也提供了法治实践的生动课堂。参观者们边走边听边看,对黔东南州创新融合“普法+非遗”“普法+文旅”等模式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

  据了解,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完善制度机制、拓展平台载体、构建传播格局,推动网络普法提质见效,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38万人,培育学法用法示范户2781户,实现行政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全覆盖。打造“苗侗普法”品牌,创新推出系列优秀网络普法作品,深入实施好网民、好故事、好作品、好平台、好品牌“五好”网络文明建设工程,黔东南州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网络文明典型案例城市。


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直管网站 主办: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qdnzxw@163.com 投稿热线:0855-8251142

黔ICP备11000571号 贵公网安备:52260102556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