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县:帮扶车间拓宽群众幸福路
为让易地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就业、生活好”目标,黎平县通过在易地安置区建设一批就业帮扶车间,出台优惠政策引进企业建立劳务协作就业车间,积极鼓励用工形式灵活项目进入车间,带动易地搬迁群众实现就近就业,不断促进群众增收。
在该县龙形街道龙形安置区综合一楼生产车间,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工人们正赶制加工一批批精美物品,各种机器轰鸣着,一派赶工场面。该公司自2020年5月份入驻投产以来,帮助社区许多搬迁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该公司员工主要面向易地搬迁社区有劳动力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才搬迁来的时候,一开始有些不习惯,找了许多地方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之后社区推荐到公司上班,试工一段时间后,感觉各方面还可以,没想到在家门口也能挣钱,又能顾家,生活上有保障”,来自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员工吴远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着。吴远竹自从农村搬到龙形安置区社区后,因要照顾小孩和老人,时间不好兼顾,加上文化水平偏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通过社区推荐,不仅有了稳定收入,还掌握了许多技能,日子越来越好。
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箱包、皮革制品、服装辅料制造及绣花加工等产品,销售渠道稳定,经济效益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走进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坐在工位上忙碌着的工人们,其中有一条特殊的生产线几乎全是银发老人,他们手上忙碌着,时不时交流生产加工技巧,相互学习经验,成为车间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我喜欢来这里做工,不仅收入有保障了,又能为子女们分忧,最主要是日子过得充实了,下班后还能与同龄人员工聊天解闷,现在家里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一年回不来几次,白天孙子们上学去了,我一个人待在家里,闷得很,就想出来找点事做……”包装工人杨正兰一边忙着手里的工作,一边说着来公司做事的感受。
杨正兰老人一家是五年前从黎平县罗里乡归友村搬迁到龙形社区的,老人家大辈子在农村老家生活,习惯于劳作,如今搬迁进城后闲下来就有些不习惯了,心里在老犯嘀咕总得找点事去做。听说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正在招收员工,条件放宽到60岁以上,只要有劳动力且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就都可以招录,于是老人家就积极来报名了。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针对60岁以上手脚灵活、身体健康的老年人,还专门安排了简单易学易做的工种,如口袋包装、加工零件整理等手上活路,不需要机器操作,产品按计件的方式计算,一天也能挣个30-50元。
“我们公司有一条加工线招聘老年人,设置一些岗位适合老年人做,工种简单易学,上班时间灵活自由,安全有保障,通过我长期观察并了解到安置区大部分老人,平时子女们都外出务工了,孙子们都去上学了和老人交流少,渐渐地发现有些老人话越来越少,日子过得不自在……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公司才考虑试招一批‘银发’老人做工,努力为他们搭建交流“夕阳平台”,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可依据老人自身条件自行选择。”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肖东胜解释说。
据了解,贵州依尔丹实业有限公司员工70余人,其中大部分为安置区搬迁群众,员工月工资平均在1500-3000元左右。
2019年以来,黎平县以挂牌认定的形式创建就业帮扶车间240余家,通过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易搬群众稳岗就业。
如今,就业帮扶车间已悄然在黎平这片红色热土上发展壮大,正成为推动黎平经济发展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