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建章立制促规范 强化保障重长效—— 黔东南州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综述(三)

发布时间: 2022-01-18   作者: 付光斌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黔东南州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坚持“治标”与“治本”兼顾,着力在建章立制、常态长效上下功夫,把党史学习教育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机制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批管长远、固根本的规章制度,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建立完善学习机制,强化理论武装

  重视理论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全州各级党组织把专题学习、专题宣讲和专题党课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纪检监察系统注重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在抓实纪委常委会监委委务会常态化制度化学习的基础上,组织纪检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等必读书籍,深刻领悟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组织系统开展“党课开讲啦”活动,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让各级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积极主动上党课,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

  宣传文化系统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考勤、考核和督查制度,严格执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制度,让党员干部把理论学习抓在经常、融入日常。

  建立完善服务机制,践行为民宗旨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全州各级党组织围绕解决群众关注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政务服务等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工作能力,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建立制度机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人社系统开展“转作风、解民忧”人社服务基层大走访活动,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人社工作中来,切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根治欠薪等民生实事。

  教育系统建立课后延时服务机制,全链条推进作业、手机、睡眠、体质、读物等五项管理,进一步提升校内教育质量。制定印发《黔东南州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对全州学科类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摸底排查整治,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

  政务系统推行建设项目“首席代办”制度,整合多部门业务,压减同类别材料,过滤复杂流程,实行联合踏勘、联合审图、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建立健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工作统筹协调机制,为群众提供“7×24”全天候人工服务,切实为企业和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工会系统开展送温暖、送关怀、送助学、送法律、送清凉、送健康、送光明、送福利、送防疫等活动,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服务职工的强大动力,切实为广大职工办实事、解难题。

  建立完善治理机制,推进乡村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州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聚焦群众需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填补制度建设短板漏洞,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制度保障。

  强化红色引领和示范带动,深入推进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积极推行“党建+积分”制度、建立微权力清单、落实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总结“寨管委”“和谐乡村”建设计划等村民自治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全州农村的社会治理能力,实现以组织振兴助推乡村振兴的目标。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研究出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乡村清洁条例》,设置了可以根据村规民约和实际情况,在自然寨、社区划设禽、畜禁养区和放养区的具体内容,对乡村清洁工作的维护和管理等内容予以原则性规定,以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构筑强有力的支撑点。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制定印发《黔东南州关于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黔东南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年行动方案》等方案,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通过开展“组建一支服务队伍、组织一次文明出行、体验一次理性消费、开展一次政策学习、体验一次文明就医、接受一次励志教育、进行一次应急演练”的“七个一”活动,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住得舒心,日子有奔头。

  巩固生猪恢复成果,落实“州领导领衔、专班化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力量扎实开展工作。建立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机制,为实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建立完善发展机制,提升发展质量

  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组织聚焦“十个坚持”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四新”狠抓“四化”项目落实,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助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制度机制创新,为助推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新型工业化,制定印发《黔东南州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等文件,建立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上规入统企业培育库和州县两级领导常态化联系机制,加快培育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始终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原则,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

  加快新型城镇化,制定印发《黔东南州提升新型城镇化品质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黔东南州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持续强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质,推进全州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充分发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作用,开展多种形式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优化利益联结机制,扎实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逐步实现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与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快旅游产业化,以推进实施《黔东南州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抓手,重点打造27个旅游商品基地、14个旅游商品街区、22个康养旅游基地、24个研学旅游基地、5个低空旅游项目、13个主题公园、21个夜间经济集聚区,大力发展特色品牌。

  以制度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随着一个个制度机制的建立完善、一件件政策文件的落实落地,黔东南州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学党史上更加自觉,在悟思想上更加求深,在办实事上更加用心,在开新局上更加坚定,为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锦绣黔东南新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