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在州政协第十三届一次会议分组讨论时,特邀界的委员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资源”之上。作为绿色“聚宝盆”,黔东南州资源丰富、特色突出,应如何激活各类资源要素,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迸发出磅礴动能?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锦绣黔东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我州的‘两个宝贝’,目前民族文化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旅游业方面,但我认为还可以发挥在工业产业方面。”州政协委员方煜东说,“凭借民族文化优势,构建具有一定规模的民族工艺品交易批发市场,举办民族工艺品博览会,可以吸引相关的人财物汇聚,做大做强我州民族文化品牌及民族工艺品产业知名度,以商业发展推进旅游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等‘四化’建设。”
来自榕江县的州政协委员龙杰同样将焦点放在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化发展上,她说:“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民族文化丰富,就旅游产业化来讲,拥有得天独厚的基础。目前,部分敏锐度较高的市场主体已经走出了新的发展道路,比如不少地方的民宿产业就已具备一定的知名度和经济效益。”为推动我州民宿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龙杰建议对全州的民宿产业发展进行摸底,统筹民族文化、民俗景观、传统村落、休闲产业等资源,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打造出黔东南自己的民宿品牌。
“产业要靠人才来发展,文化要靠人才来振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化,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健。”在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黔东南新征程中,州政协委员赵灵芝深刻感受到人才的重要性。
委员们围绕民族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人才资源等内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