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的“龙”文化多姿多彩,仅龙灯就有四种,分别为草把龙(俗称草龙、黄龙)、亮龙(俗称火龙、竹龙)、水龙(俗称青龙、柳龙)、亮头亮尾龙(俗称异龙)。另外,还有在端午节划的两种龙舟,一种是城关地区的传统龙船,另一种是清水江上的独木龙舟。
玩龙起源
施秉县玩龙的习俗始于唐、宋时期,是由最早入驻清水江和氵舞 阳河流域的苗族先民兴起。苗族自古崇拜自然,素有图腾崇拜。当时农耕技术较为落后,刀耕火种,每年的收成除自身努力外,还得靠天吃饭。为祈求老天保佑有口饭吃,于是将龙作为天神的化身来敬供,年年都举行玩龙的祭祀活动。明代以前,玩龙祭祀为每年两次,第一次在春节后的正月初九,这一天是上九会,百姓玩龙是欢送龙上天去施法,以求保佑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第二次是在秋收后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这一天是迎接天龙下界与民同乐,百姓玩龙欢庆五谷丰登、无灾无难。九月初九玩龙灯的习俗直到明朝才停止,改为一年一次,由正月初九始延至正月十五元宵节,历时七天,这一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施秉的龙“龙”化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群龙现世的时间
草把龙(俗称草龙、黄龙)。是施秉最早现世的龙,乃苗族所创,先为祭祀吉祥物,明代时期演变为兼作娱乐物用,玩龙的区域也由偏僻苗乡进入城镇,成为苗、汉共享的同乐之物。草龙的制作简单,龙头、龙身、龙尾连同龙宝均用稻草编扎而成。整条龙的造型都是定型的,只是大、小、长、短的规格有所区别。传统的草把龙为祭祀兼娱乐用的大龙,有七节至九节,长约十二至十六米,龙身约碗口粗。另有儿童玩耍的小龙,分别为独节、三节、五节几种。大、小草把龙在出行时,龙身上都要插满燃香,并在龙头上挂红布条。元宵节期间,是传统大龙游玩之期,届时到处都有百姓人家接龙。玩龙时主家炮火、烟花齐发,而舞龙者全然不畏,在激烈的炮火中,翻滚自如、把龙舞得活灵活现,极为壮观。在此期间,儿童按惯例举着小草把龙走街串巷、进入百姓人家拜年,口颂吉语祝贺主家。拜年结束后,主家则给孩子们发糖果、粑粑和红包,趣味性和娱乐性极强。玩草把龙的传统习俗一直传承至解放初期都没有大的变化。直到20纪80年代,施秉将草把龙列入元宵龙灯会比赛项目,于是传统的草把龙为适应竞赛规则,大型的草把龙也应运而生。新型龙在传统龙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和改进,其制作相当考究。先是用稻草编扎成有角、有眼的龙头和龙身的龙鳞,然后再将这些部件捆扎在龙身的竹篾骨架上,最后才安装上举龙的龙把。整个龙身直径约四十厘米,长度与传统龙一样,仍是七至九节。出灯游玩时同样通体插满燃香,龙头上挂红布,玩龙的招式与传统龙的玩法一样。大型草把龙的编制巧夺天工,造型精美,形态逼真。
水龙 (俗称青龙、柳龙)。是明初时期由汉族屯民所创。明代初期,朝廷为开辟和“王代”苗疆,采取“拨军下屯、拨民下寨”的政策,派遣大批汉族官兵军屯施秉,同时鼓励、招募、引导大量的内地汉族百姓移民入驻施秉,这些军民就属当时的军屯、民屯、商屯的“三屯人员”,是施秉汉族的先民。这些人进入施秉,给开疆农垦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资源,也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各种优良品种,农业生产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同时还带来了汉族文化和宗教意识,使施秉地区苗族原有的宗教信仰从单一走向多元化。崇尚“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信念,明代时期,每当五黄六月,当地的汉族百姓用玩水龙来祭祀求雨,如遇大旱之年,乡民还抬狗随水龙一起参加求雨活动。在玩龙时,人们纷纷将水泼向龙和狗,百姓还互相泼水相戏,寓意为被这吉祥水泼得越多越好,人就无灾无难,当年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此狂欢有趣的场面,云南的泼水节不及。水龙的编制很特别,龙头和龙尾用竹篾编扎成型,表面糊以有色布料,并彩绘相应的图案。整个龙身皆用柳枝捆在骨架上,使龙的外观颜色呈绿色,故水龙亦称“青龙或柳龙”。水龙一般七节至九节,长约十二至十六米。舞龙求雨的习俗一直沿袭至民国期间。
亮龙(俗称火龙、竹龙)。是明代汉族百姓继水龙之后又形成的“龙”文化。玩水龙是白天举行的活动,老百姓就想再增添一种在晚上也能玩的并有灯光的龙,以此龙配合草把龙大闹元宵。于是亮龙应运而生,腾空现世。施秉亮龙很有地方特色,通体骨架均用竹篾编扎而成,龙头和龙尾的造型扎好后,用白布糊面,彩绘相应图案,并在龙头上安装龙角、龙眼、龙舌、龙牙、龙须等,在龙身的骨架外圈贴上红纸剪的龙鳞,龙体内安装龙蛋作为照明的灯笼,灯笼内插上蜡烛或自制的草鞋板(一种用竹签和纸捻编成,用桐油炸过即可作照明的灯火)。亮龙通常为七至十一节,长约十二至二十米。每条龙还配有龙宝(龙珠),龙宝的编制采用一百二十个小竹圈组合而成,俗称“金钱宝”。亮龙的玩灯时间为每年的元宵期间,正月初九为上九会。从这天晚上开始出灯,出灯前先把龙灯点亮后,由主持祭祀的“先生”主持开光仪式,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祭祀仪式结束,龙灯就游街串寨进行耍龙展演,每当龙灯路过时,常有大人携抱年幼孩子从龙身下穿过,意在祈求龙神保佑小孩健康成长。还有一些热恋中的男女青年也从龙身下穿过,望龙保佑喜结良缘、幸福美满。玩龙有“独龙戏珠”和“双龙抢宝”两种形式,“双龙抢宝”更为精彩。正月十二至十四为接龙炸龙的高峰期,届时锣鼓喧天,接龙人家都把备足的爆竹、烟花对准龙灯进行狂轰滥炸,只见火花喷射,浓烟弥漫,仿佛空气已经凝固,使人喘不过气来。舞龙者毫不畏惧,竟有人赤身裸背,任其炮火炸顶,火花沾身,仍然将龙灯舞得上下翻滚、盘旋有序,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丢掉龙把、败下阵来。当龙灯被炮火炸熄后,舞龙自然就停止下来重新发灯再玩,如此反复数次,直至接龙人家炮火放完方休。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不再进行接龙活动,天刚黑,龙灯就游街串寨进行扫寨活动。至此该年度的元宵灯会方告结束,元宵节玩龙灯自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五,历时七天。
亮头亮尾龙(俗称异龙)。现世于清康熙年间。当时施秉地区的居民以苗、汉民族为主体,为维护各民族团结,苗、汉百姓在原有龙文化的基础上又创新推出了一个综合性特色的异形龙,此龙俗称亮头亮尾龙。顾名思义,即头和尾有亮,中间不亮的龙灯。该龙的编制造型取亮龙的头和尾与草把龙的龙身进行组合而成,长度为七至九节,约十二至十六米。玩龙的区域广,遍及城镇乡村,玩龙的规矩和时间与亮龙和草把龙相同。
玩龙兴盛期
玩龙灯的兴盛期是清康熙年间。当时偏桥卫已并入施秉县,元宵灯会集两地的习俗为一体,互相交融并创新发展。元宵期间,除按民俗举行传统的玩龙灯活动外,还增添了许多杂灯和娱乐项目。施秉元宵灯会的盛况,据清乾隆版《镇远府志》记载:“元宵,竞燃火树。各街、寺观借此为由,或舞龙,或舞狮,或歌采茶,或办杂曲,以资募化”。民国九年版《施秉县志》记载:“元宵节,城乡居民相率醵金扎纸龙灯,杂以鱼、虾、狮灯、花灯等类沿街游戏,颇有火树银花之盛。是夜,游人如蚁。富家爆竹,舞者执龙灯蜿蜒入,起伏有势,一时炮声、金鼓声、笙歌声杂然并进,极为壮观。”自民国时期至解放初期,施秉元宵灯会活动的内容又增添了扎故事、扭秧歌、踩高跷等项目,将传统的元宵灯会推向新的高潮。当时施秉民间对各街道龙灯队伍的强项有所评价:“正街的故事西街的龙,城里头(文化街、古楼街)的杂灯玩得雄(杂灯指鱼灯、虾灯、花灯、彩灯、牌灯及划彩船、玩蚌壳等)。”此民俗沿至“文革”初期停止。
龙灯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施秉的龙灯文化,在传统的民俗项目中,早就占领了一席之位。元宵玩龙灯活动在21世纪以来更是蓬勃发展,特别是在2017年元宵灯会上,施秉出现了两条一百零八米长的巨龙,真是亘古未有、世所罕见。该龙出自施秉民间艺人之手,制作考究,工艺精细,形象精美,这两条巨龙的现世,震惊世人。出灯游行时,玩灯参与者和观赏者成千上万,将县城几条大街挤得水泄不通。围观者除本地居民外,还有不少外地游客,这些游客回去后,把施秉传奇的这一龙灯文化传遍了祖国大地。回顾历史上的这一天,龙灯队伍游行时由巨龙在前面开道,一边是一百零八米的巨型亮龙,一边是一百零八米的巨型草把龙,两条龙并排而行,中间和巨龙两边是一百二十条传统小型草把龙跟随,前呼后拥地护着巨龙前进。巨龙后面有二十多支龙灯会的队伍依顺序跟随,这些游行队伍都很庞大,各龙灯会都有各自标志性的领头彩车开道。每车之间均安置一个文艺队伍,车队后面为龙灯系列队伍,前有高跷队开路,后有跳花灯、划彩船、逗蚌壳、玩乌龟、舞狮子等节目,伴随龙灯游行还有牌灯、鱼灯、虾灯等,最后由龙灯扫尾压阵。整个游行队伍长达几里,沿途人山人海,盛况空前。这是一次高规格、高档次的龙灯盛会,它在施秉玩龙史上写上了光辉的一页,让施秉人引为自豪。历史必须铭记,文化需要传承,新时代传承和弘扬龙文化,成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民族团结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