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村是镇远县金堡镇的一个苗族村,距镇政府约9公里,辖6个自然寨600多户3000余人,是一个苗族聚居村落。爱和原来叫“绞过”,1953年改名为爱和,取热爱和平之意。除此而外,还有“爱河”之称,其意寓为热情奔放的苗族青年男女欢聚一堂,用高亢悠扬的歌声传情或表达爱意。
爱和村坐落在半山腰,一幢幢依山而建的吊脚楼掩映在树林中。这里每年都要举行“六月六”吃新节活动,该活动由来已久,且经久不衰。届时,四乡八寨的人都要来看热闹。时辰一到,先放鞭炮,再鸣土炮,最后是铁炮。放过炮之后便会吹奏芦笙和唱欢迎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客人进寨是有讲究和规矩的,要喝六道拦门酒。前五道拦门酒分别是老人长命百岁酒、中年勤奋持家酒、青年虚心接受酒、未婚姑娘亮相酒、儿童幸福祝愿酒。最后一道,才是真正的拦门酒。在活动过程中,拦门酒是最热闹的一个环节。拦门酒的设置方法是:主人在自己堂屋大门上方,找一固定并能承受一定拉力的地方,用两条红毛线或彩带系上,再在线的另一头分别吊上牛角杯,杯里盛满酒,让两个青年拿着,由女主人把关,来客必须喝牛角酒才能入室。客人喝酒时,不能用手接过来喝,如接下就要喝光,否则主人不会放行。当然,拦门酒也不为难不会喝酒的客人,只要意思意思就行了。
“六月六”吃新节,主要活动有对山歌、吹芦笙、摇马郎、跳踩鼓舞、跑马、斗鸟等,其中最为隆重的就是跳踩鼓舞。
爱和大寨有一个专用舞堂,又称踩鼓场。舞堂的中心有一个圆形大木鼓,跳踩鼓舞时,由一名年轻妇女敲击木鼓,击鼓的方式是交替击打木鼓的鼓面和鼓边,木鼓发出“咚嗒咚嗒咚嗒嗒”的声音,激烈而明快的鼓声在村中回荡,动人心魄。这时,不论是远方的客人还是当地人,都会情不自禁地往踩鼓场聚集,人们在踩鼓场上自发围成几层圆圈,男女老少踩着鼓点欢快地翩翩起舞。
跳踩鼓舞也是爱和苗族群众礼仪交流、情感表达的最好方式,很多未婚的苗族青年男女就是通过跳踩鼓舞而结识、恋爱、结婚的。鼓是苗族先民进行祭祀活动时必不可少的礼器,也是苗族群众娱乐活动的中心象征物。相传,苗家先人央金在大箐山砍柴,听到密林深处传来阵阵清脆的声音,央金寻声找去,发现原来是“稿纠豆(啄木鸟)”啄树的声响。回寨后,他就模仿“稿纠豆”啄树的节律敲鼓,寨中乡亲听到悦耳的旋律鼓点,便情不自禁地围在一块儿跳起舞来。从此以后,苗族群众聚会欢庆时,总要伴着鼓声围圈舞蹈,并在舞蹈时模拟翻山越岭、前行后退、选择路线等,描述苗族迁徙流变的历史。
踩鼓场中,成百上千人手拉着手,欢快地跳起踩鼓舞。最里面的一圈是年轻的未婚少女,她们身穿镶满银饰的红白相间的绣花衣,下着百褶裙,头戴银冠,颈戴几个银项圈,有的还戴有银项链。让人感觉她们不仅是来跳舞的,更是来炫耀美的,炫耀自己身上的刺绣图案,还有耀眼的银饰;中间一圈是少妇,她们穿着自己制作的盛装,戴着银饰;外边两圈是男人,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年轻人穿便衣,老年人多穿青或蓝色的长袍马褂。男人们的舞步明快而激烈,少妇们的舞步健美而豪放。奇特的服饰、优美的舞蹈、悦耳的鼓声与银饰清脆的碰撞声,渲染出一种神秘动人的气氛,让每一个来苗寨的游人都被感染,并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跳舞的队伍中去。
酒足饭饱的主人与客人相邀着进入踩鼓场,在踩鼓场内一边跳、一边唱,舞步随着鼓声的时高时低而时快时慢,步态轻盈,舞姿优美,场面壮观。期间,年轻漂亮的姑娘们手捧装满酒的牛角杯,不时敬给跳舞的客人。饮酒后的人,舞步自信而又激越,欢乐而奔放。苗家少女华丽的盛装和银饰在阳光下裙袂飞扬,将苗族群众豁达、率真的精气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整个踩鼓场上歌声、笑声、呐喊声响成一片,狂欢至极。傍晚时分,踩鼓舞结束,人们带着跳舞的余兴,领着远方的客人,来到自己家中吃饭喝酒。爱和自古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若谁家没领到客人,就会被视为不好客。
爱和苗族踩鼓舞是一项十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64年10月,爱和苗族踩鼓舞在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文艺汇演,并获得优秀奖。当时,参加演出的演员们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年参加演出的老人说起这件往事,仍感到无比自豪。2006年12月30日,爱和苗族踩鼓舞被公布为镇远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5月29日,被公布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黔东南州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