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溪村位于凯里市湾水镇北面,东接曲江村,西接岩寨,南接依友村,北接岩庄村,离镇区约1.5公里,全村约3.2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全村居民以苗族为主。洪溪村一直默默无闻,但这里却是一片神圣的土地,上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和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1935年12月底,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为隐蔽行军,中央红军的一支队伍取道台江县革一,经凯棠、旁海、湾水,前往黄平。当年留宿在其家的吴国荣老人回忆,其祖父吴高里多次告诉他,那年吴国荣才出生不久,看见一支部队胡子拉碴(指胡须长),衣衫烂履,穿着草鞋的部队来到洪溪村,当时已是傍晚时分,天上下着毛毛细雨,加上初冬季节,天气寒冷,他们穿着一身单薄的军装,看得出,他们又冷又饿,想留宿,村里的苗族群众见一个个背着枪支的兵,心中很是担心和害怕,常常说兵匪一家,这群来历不明的部队会不会抢劫啊?那些胆小的群众赶紧将门紧闭躲藏起来,一些稍微胆大的群众远远地瞅着,吴高里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胆子较大。只见一位红军远远地就大声向群众打招呼:不要怕,老乡,我们是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决不会伤害你们,我们路过你们这里,想在你们这里借宿一晚。村里一些群众见他们和蔼可亲,慢慢消除了戒心。有几个红军留宿在吴高里家,吴高里便立即生一堆火给他们烤,并煮饭给他们吃。吃完后,一个领队的红军说,我们部队是有规定的,在老百姓家吃饭要开钱的,说着拿出钱来给吴高里,吴高里坚决不要,退回给他们。还有其他的红军,分别留宿在吴九里、吴朝良、吴里洁等群众家里。后来,吴朝良等老人讲述了父辈们说的情景,吴朝良说,当年红军有两拨人分别住在他家和隔壁家,他们吃饭后还给了饭钱,并在他家的门前井边洗漱,还有些洗刷一下衣服、鞋子上的泥土。洗刷完毕后,吴朝良老人的父母亲找来稻草,将稻草厚厚地铺在地上,没有席子,红军直接睡在稻草上。也许长途跋涉太累的缘故,不一会儿,就听到红军战士们鼾声四起,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天蒙蒙亮,红军战士们就悄悄地摸着起了床,他们整理完毕后,列着队伍,乘着夜色静悄悄地就走了。熟睡的村民起床后,才发现红军早已远去。这时,细心的吴高里发现,自家桌上的一只碗压着一张红纸,打开一看,只见赫然写着两排字,原来是红军留下的便条,他们一方面表达着感谢之意,二是说明他们军队的纪律是在老百姓家吃饭一定要给钱,不能白吃之意,纸条下面压着饭钱,吴高里当时就非常感动,常听人说,国民党士兵到一个地方,就像打劫一样,对群众吃拿卡要,群众敢怒不敢言。吴高里见这支部队这么守规矩,不给群众添麻烦,纪律严明,便立即感觉这支部队思想好、觉悟高。
今天,我们仍然能真切地感受到红军长征那段艰苦的历程,闭上眼睛,脑海中能显现当年红军过境湾水洪溪的画卷。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我们的红军战士怀揣着革命的理想信念,勇往直前,而且能严守纪律,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何等的伟大。而洪溪村的苗族群众积极帮助红军队伍,为他们做饭、送暖、提供住宿,为中国革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样值得我们赞扬。我们应该永远铭记凯里历史上这光辉的一页,深刻体会红军和苗族群众鱼水一家亲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