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最后家园的黔东南,以其秀丽的山川和独特的美食闻名于世。尤为特别的是,这里分布着众多保存完好的中国传统村落,它们遗世独立,像藏窖的美酒,香醇浓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素有“苗疆圣地”“中国最美小城”之一的雷山县,因雷公山而得名,拥有不少的古传统村落,是我一直梦想着能去拜谒、探访的秘境。
机会终于来临。
2021年6月23日,“作家+旅游产业化”—百名作家走进乡村采风创作活动启动,我和州作协的作家们,陪同省作协的领导和作家们,走进了巍巍的雷公山,走访了坐落于雷公山西南麓的白岩苗寨—这个隐藏于大山深处的世外桃源。
雷山的风景名胜很多,西江千户苗寨、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郎德上寨、响水岩景区、水上粮仓、白岩苗寨、格头村……这些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曾千百次映入脑海,让人魂牵梦萦。如今,终于可以近距离地与白岩村拥抱,近距离地感受它的魅力和温情,我的心情异常激动。
早上10点整,我们州作协的作家们,在师兄莫屈的召集和带领下,乘上了从凯里到雷山的中巴车。
窗外,云淡风轻,一望无际的绿,把整个世界装点得苍翠欲滴,就像安徒生童话里的仙境。巍巍的雷公山,在晨雾缭绕中若隐若现,如此静谧曼妙,美得就像夏日里的一首散文诗。耳边的风声,鸟叫声和虫鸣声,以及空气中弥漫的花香味,让我们的眼睛和思维都变得更加灵动、清晰。
一路上,大家谈文学,谈诗歌,谈人生的感悟和生命的真谛,谈这次采风的目的和意义,气氛热烈而温馨。是啊,以文学的名义,大家聚在一起,走村访寨,让心灵得以慰藉和洗涤,让情感变得更加细腻丰富,这是多好的一种写作交流方式。
在雷山“老藤鱼酱酸”和省作协的领导与作家们会晤后,我们一起吃了最美味的原生态美食,然后便兴致勃勃,驱车前往采风的第一站—白岩村。白岩村位于雷山县东南部的山麓上,被青山和绿水,以及层层叠叠的梯田缠绕着,犹如一位勤劳善良的苗族少女,用自己最美的身姿和容颜,为世人展示她的风姿和魅力。
白岩村气候温和,风光旖旎,以云海、梯田闻名,被誉为“梯田托起的村庄”。全村由两个自然寨,五个村民小组组成,现有152户613人,是贵州省第五批“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实现全民小康,白岩村不愧为脱贫致富的典型代表。
他们的主导产业,是发展“乡村民宿”,村民们依托民宿产业链条,开发“民宿+N”系列产品,真正做到了民宿引领,乡村振兴。这里的精品民宿,便是位于白岩苗寨半山腰上,四周梯田缠绕,被芭蕉树、月季花和不知名的野花所包围的“牧云涧”。
从公路边,沿着一条崎岖陡峭的乡村公路而下,来到一个宽阔的停车场,沿石级而上,便到了“牧云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牧云涧巨大的芦笙场,这是村民们载歌载舞、吹芦笙、搞活动的聚集地。
很多栋精美小巧的木质建筑,靠山而立,亭台楼榭,鸟语花香,游客们在这里休息、餐饮和居住,感受最贴心的服务。我走访过很多的传统村落,牧云涧的民宿,可谓是民宿中的品牌。
在各自的房间里安顿好以后,大家分头行动,开始参观、走访、探寻和挖掘白岩村。
首先,白岩村的视觉效果,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透过“牧云涧”民宿房间的窗口,我们看到了气势恢宏、层层叠叠、块块相连的梯田,一直从山顶延伸到谷底的河边,在金色阳光的映衬下和茫茫雾霭的笼罩下,像织女的锦缎般,美得让人震撼。
我的恩师陈平,举着相机,忙不迭地拍着梯田的照片。他告诉我,金秋时节,稻谷飘香之时,梯田的美景,更是让人惊艳。我们相约,金秋十月,大家再来白岩拍梯田的美景。
走出牧云涧,沿着青草繁茂的田坎,感受着白岩泥土的芬芳味道,我们慢慢走访探寻。白岩村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着稻田鱼,村民们发展种植产业,文创产业和民宿经营,2019年全村便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实现了从昔日的贫困村到小康村的华丽蜕变。
苗绣、芦笙演奏、苗族板凳舞、苗族建筑技艺、特色手工艺,在这里都得以完好地保留和传承。苗寨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底蕴,浓郁深厚,值得深挖研究。
在一口古井边,我们品尝了白岩村圣泉里清冽甘甜的山泉水。就是这一口古井,滋养了白岩村众多的村民。没有大都市自来水里漂白剂的味道,这里的山泉水没有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甘泉,喝进嘴里,沁人心脾。
在一家村民房屋旁的杨梅树下,我们停下了脚步。枝桠上那些红彤彤的杨梅,在午后的阳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浓浓的原生态水果芬芳,让我们垂涎欲滴。征得村民的同意,师兄莫屈和二哥伤痕,忙不迭地爬上杨梅树,采摘下了一大把酸酸甜甜的杨梅,供我们品尝。心安之处,便是故乡,这个美得惊艳了时光的小山村,让我们一大群作家,仿佛回到了孩提时代,回到了故乡温暖的怀抱,幸福而感怀。
一位通过稻田养鱼而发家致富的村民,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了白岩村村民们脱贫致富的过程。他说:“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因为国家的扶持,我们老百姓才能够过上如今的幸福生活。我很庆幸我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庆幸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还告诉我们,他的两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在城里发展得很好。当被问到会不会跟孩子到城里去生活的时候,他说:“我们白岩村,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我哪里都不去,我的根在这里,这里才是我的家。”多么淳朴善良的村民,在这个没有被世俗染指的人间仙境,活得如此通透恬静,身上没有一丝世俗的色彩。是啊,人的一生,灵魂能够安放的地方,便是故乡。而只有在故乡,心灵才能得以救赎,灵魂才能摆渡和升华。
一下午的采访,大家都收获满满。晚上,吃完长桌宴,应白岩村村民之邀,我们和村民们一起,参加了一场盛大的篝火晚会。月夜下,村民们在芦笙场中央生起了篝火,小伙子们吹着动听的芦笙,姑娘们唱起天籁之音的苗歌,我们手拉手,随着动听的音乐和旋律,跳起优美的芦笙舞。远离了红尘的喧嚣,远离了世俗和烦恼,我们醉倒在白岩村的山水画卷和淳朴的民俗风情里。
篝火燃尽,月上柳梢,大家才依依别离散去。我意犹未尽,一个人,沿着牧云涧迂回曲折、开满野花的小径,漫游,感悟,欣赏这个优雅空灵的山村夜景。夜空下的白岩,美得令人心醉神迷。蛙声、蝉鸣、鸡犬之声……像一曲大地的交响乐,醉了耳膜。这样的月夜,所有的烦恼和忧愁都荡然无存,我的灵魂,在这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泅渡和升华。
同行的文友姚瑶说:“一直以来,我用极其虔诚的姿态阅读眼前的雷公山。行走在崇山峻岭之间,在天地辽阔之间,连绵逶迤的群山给我太多的诗意。走进它的腹地,在某一栋古朴的吊脚楼前,有鸡鸣、有犬吠,还有湿漉漉的炊烟,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故乡……”
是啊,在白岩村,这种故土的感觉变得尤为真实和强烈。也许,大山深处的白岩,是我们心灵安放的最佳天堂!
回到房间,已是午夜时分。躺在床上,看着月亮的银辉从窗外照射进来,闻着窗外淡淡的花香,我清空思绪,枕着大山甜美的气息,渐渐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