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权威媒体门户网站

 

首页 新闻 政务 图客 视频 文化旅游 黔东南故事 数字报

伟大征程的重要见证—— 红军长征入黔第一站少数民族人物评析

发布时间: 2021-06-07   作者: 莫新华   来源: 黔东南新闻网 编辑: 王槐雪

  作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入黔第一站,红色沃土黔东南涌现了杨至成、龙云等为代表的苗侗少数民族人物,颇具典型性代表性,它从一个特殊视角反映了长征时期红军将士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和英勇奋战精神,展现了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奋斗征程,是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中守望相助和水乳交融深厚情谊的典型体现,是党和红军早期成功实践民族政策的重要历史见证。

  一、“红军大管家”杨至成--筹备粮秣物资、肩负先遣重任

  (一)筹集物资粮草,为长征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杨至成系贵州三穗县人,侗族。长征期间先后担任中革军委先遣工作团主任、红一方面军后勤部部长、军委后勤部部长兼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总兵站部部长等职,肩负着开辟前进道路和筹集粮食物资供给的双重任务,被毛泽东等亲切地称为“红军大管家”。“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保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杨至成在长征中身先士卒,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熟晓地理方言的优势,率队深入调查研究,搜集信息,耐心细致地做群众思想工作,千方百计筹措了大量长征必需物资,为支持红军顺利通过黔、滇、川等少数民族地区尽了最大努力,为赢得长征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1955年他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为贵州唯一的开国上将、当时全国仅有的三名少数民族上将之一。

  (二)为规范军队后勤管理、培养红军军事经济人才作出特殊贡献。早在长征之前,杨至成就在瑞金创办了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所后勤学校。他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科学的后勤保障供给标准,军委采纳其提议,正式颁布了红军第一个供给标准,使军队后勤保障向标准化、正规化方向跨迈出了重要一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分办成8所专业学校后,他担任军委总供给部部长、政委兼任供给学校校长,与人合作撰写了红军第一部系统的后勤供给教材《红军簿记学提纲》,并亲自授课,为红军培养了大批后勤管理和供给人才。这些都为后来长征战略转移、规范军队后勤管理、储备军事和经济专业人才提前作了准备。

  (三)杨至成身上体现了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和崇高精神。为了后勤工作和人才培养,为了实现战略转移的目标,杨至成历尽千辛万苦,鞠躬尽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地为党、为红军当好“大管家”,为长征胜利建立了卓著功勋。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不辞劳苦,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品质和风范体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二、苗族红军师长龙云——长征探路当先锋、反击围堵建奇功

  (一)承担前锋后卫重任,为西征先遣立下大功。史料表明,1934年9月至10月,红六军团西征转战时十八师师长龙云率部担负前卫先锋,在大广坳血战中掩护主力冲锋在前,英勇奋战;甘溪血战后又担负后卫重任,为掩护主力艰难转战,喋血困牛山。他率部“顽强抵抗,冲锋十余次,全用肉搏”战况惨烈。从全局上看,虽然“浴血奋战三昼夜,终因敌众我寡,弹尽粮绝,受到了惨重损失。”“但拖住了大部围追堵截之敌,确保了红六军团主力南撤途中安全转移成功,得以前行至印江与红三军胜利会师。”红六军团顺利完成西征先遣任务,与龙云开路殿后拼死血战之功密不可分。

  (二)龙云烈士精神及人物考证意义。考究红六军团西征先遣的活动史实,分析龙云舍身忘己前卫后殿的悲壮事迹,烈士所体现的崇高精神主要表现在:追求真理,不畏牺牲的忘我献身精神;坚韧不屈,敢于斗争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这是长征精神的重要内涵,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值得弘扬倡导。龙云是长征中英勇不屈、舍生取义的红军高级将领,西征重要将领系贵州锦屏苗族的考证新发现,有助澄清一些长征史疑,使中国革命史册增添了一位少数民族英烈楷模。为完成伟大长征、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各少数民族人民作出了牺牲和贡献,龙云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三、侗族诗人杨和钧--执著追求真理、舍身勇救红军

  (一)舍生取义救护红军,百折不挠追寻光明。杨和钧熟书法、精诗赋、能歌善舞,是贵州锦屏百里侗乡有名的歌师、诗人。他懂草医,常为邻里免费诊治,是一位为人正直、疾恶如仇、乐善好施的侗家汉子。1934年12月,他冒着生命危险救护两位掉队的红军伤病员,为其采药熬粥精心医治,与二人情同手足、结拜兄弟。他组织筹办学校,宣传革命道理,为追寻红军、投奔革命不惜变卖田产寿材筹集经费。1936年11月,因救护和外出找寻红军、书写革命诗歌,被当地反动势力以“叛客”(出卖侗家及当地政府)罪名杀害,时年42岁。“他是目前所知的中央红军长征以后因救护红军而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的长征途中有史记载的第一个少数民族革命烈士。”在长征历史中,杨和钧是集民间歌师、革命志士于一身的典型少数民族人物。

  (二)书写传唱诗歌,宣传革命真理。因受红军启迪,杨和钧思想逐渐发生质的变化。近两年时间里,他书写并传唱了多首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板壁上的指南》号召:“穷苦农民站起来/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地夺政权/扛起枪把东洋鬼子赶下海洋”;《无价之宝》对红军的思想启迪和革命主张大加赞誉:“你赐给我无价之宝/……它是人类解放的真理--马列主义”;《清明》深切怀念死难的红军王连长:“有朝革命成功日,光明簿上有你功”。生前虽写诗多篇,但仅留下《板壁上的指南》、《再见》等七首传世,被收入《贵州革命烈士诗抄》等书,其诗原稿保存于遵义会议纪念馆。“是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直接宣传‘马列主义真理’的早期侗族革命诗人。”其诗作“既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又格调清新自然,感情真挚朴实”,表达了一位侠肝义胆、舍生取义追求光明,坚决跟着党和红军走的少数民族先进知识分子的真挚情感与理想追求,是一位民间歌师向革命志士发展转变的历史记录,是民族文学诗歌创作中的一朵奇葩,是红色文化的珍贵遗产。

  四、苗家传奇“马红军”——军民鱼水情、苗红一家亲

  (一)苗胞勇救“三共产”的善行义举。1934年12月26日,在红三军团激战国民党黔军的枪炮声中,黄平蒙加村苗族青年沈光健在回家路上发现了昏倒的红军伤病员马崇德,他与堂弟沈政协力将红军抬到家里换上苗家衣服,采药为其治伤。得悉国民党保长要派兵追捕,沈与乡亲星夜将他背到土地庙藏匿,后又送到亲戚家养伤。遭遇国民党政府多次追捕,沈光健和乡亲们都予冒死帮助,使之安全脱险。伤愈之后的马崇德因无法追赶部队,就在黄飘苗寨留了下来,跟着苗家兄弟勤学技艺,他学会了苗语,常为乡亲们讲红军打土豪、分田地的故事,他与人为善,勤劳朴实,与乡邻互帮互助,以耕种田地为乐,因在家里排行老三,被苗家人亲切地称为“三共产”。新中国成立后,他谢绝了政府工作安排,土改时分到了田土房屋,后与苗族姑娘王玉珍喜结良缘,育下苗家子女,过上了幸福而平凡的生活,成为地地道道的苗家人。每当提起这段经历,“三共产”总会发自肺腑地说:苗家是我的救命恩人。黄平苗乡至今还流传着一首歌:“甲戌红军来苗寨,和我苗家把友交。红军宣传反压迫,和我苗家心一条。自从红军开走后,苗家穷人立誓条:誓死跟着红军走,不除强暴不放刀。红军领路不迷途,革命胜利在今朝。”

  (二)“马红军”苗乡传奇的时代寓意。“马红军”是苗族群众对马崇德的尊称,他因苗家兄弟的冒险搭救才得以幸存。为实现对牺牲战友的承诺,他选择留在苗乡生活并传播红军精神;他与纯朴美丽的苗族姑娘谱写了一曲跨越世纪、军民一家的爱情诗篇。电影《马红军》是现实版的苗乡传奇,阐释了默默无闻的失散红军战士与苗族群众互助依赖平凡而又不平常的真实故事。历史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法宝。正是由于紧紧依靠人民,才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胜利。“马红军”是目前黔东南唯一健在的老红军,是人民军队践行群众路线赢得群众支持信任的范例,是长征中成千上万失散红军得到群众自发救护的典型,是中国工农红军与少数民族百姓鱼水一家亲的鲜活见证。

  红军长征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奇迹,谱写了团结奋进的精神史诗,铸就了博大深邃的长征精神。苗乡侗寨典型人物事迹精神之体现,应是长征伟大历史的重要见证。